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中秋夜感兴·其十四》
《山中秋夜感兴·其十四》全文
明 / 王渐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尽逃贤圣向禅求,杨简风狂更可忧。

始信象门山径别,卜商流派有庄周。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秋夜的感慨,通过对比贤圣与禅宗、儒家与道家的思想,展现了诗人对不同哲学体系的独特见解。

首句“尽逃贤圣向禅求”,诗人以一种讽刺的口吻,指出世人为了逃避世俗的束缚和纷扰,纷纷转向禅宗寻求解脱之道。这里的“贤圣”泛指儒家的圣人,而“禅求”则代表了佛教禅宗的修行方式。诗人似乎在暗讽,人们在追求精神解脱时,往往忽略了传统儒家道德与智慧的价值。

次句“杨简风狂更可忧”,进一步强调了禅宗修行者可能存在的极端行为或思想倾向,如“风狂”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某些禅者行为的激烈与不循常规,这在某种程度上引发了诗人的忧虑。这里“杨简”可能是指宋代禅宗大师杨岐方会,其弟子简寂禅师,他们的修行方式和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但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非主流或激进的观念。

第三句“始信象门山径别”,转而探讨了禅宗与儒家思想的不同路径。这里的“象门”可能指的是禅宗,而“山径”则象征着不同的修行或思考之路。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禅宗与儒家思想差异的深刻认识,暗示两者虽同为东方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方法论、价值观乃至最终目标上存在本质区别。

最后一句“卜商流派有庄周”,将话题引向了儒家的两位重要人物——孔子的弟子卜商(子夏)和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周。这里“卜商流派”可能指的是儒家学说的一个分支,而“庄周”则是道家的核心思想家。诗人在此处巧妙地将儒家与道家进行了比较,暗示了两种哲学体系在面对人生、宇宙等问题时的不同态度和解答方式。通过“有”字,诗人似乎在强调,尽管儒家与道家在某些方面有所交集,但它们各自的核心理念和实践路径仍然有着本质的区别。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不同哲学体系的深入思考,以及对人类精神探索多样性的欣赏与理解。它不仅反映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也体现了他们对于哲学思辨的敏锐洞察力。

作者介绍

王渐逵
朝代:明

(1498—1559)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猜你喜欢

鸲鹆

穿花戏水两幽禽,雌和雄鸣自好音。

若作人言虽可爱,樊笼何乐似山林。

(0)

题画竹二首·其一

十年无梦到湘江,惊见图中玉一双。

好似黄陵洲畔过,淡烟疏雨倚蓬窗。

(0)

题四景画·其一

东风吹暖入荷衣,忽忆家山笋蕨肥。

功业未成玄鬓改,他乡虽乐不如归。

(0)

题金尚书所藏画四首·其二海棠班鸠

红日三竿照海棠,睡痕犹浸露华香。

弄晴鸠妇来何处,唤醒酣春梦一场。

(0)

虚白堂为温大尹赋

知君居室在君心,虚白颜名寓意深。

帘卷只容孤月入,镜空那有一尘侵。

芸窗对雪宵开卷,花果凝香昼鼓琴。

扫壁题诗寄幽赏,清风拂拂洒烦襟。

(0)

琴书适兴轩为梁仲高赋

几上横琴架上书,问君清兴果何如。

香寒宝篆歌吟罢,日转湘帘讲论馀。

竹所有时眠短榻,柴门长日掩閒居。

寄题难尽轩中意,聊记江湖赋面初。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