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上横琴架上书,问君清兴果何如。
香寒宝篆歌吟罢,日转湘帘讲论馀。
竹所有时眠短榻,柴门长日掩閒居。
寄题难尽轩中意,聊记江湖赋面初。
几上横琴架上书,问君清兴果何如。
香寒宝篆歌吟罢,日转湘帘讲论馀。
竹所有时眠短榻,柴门长日掩閒居。
寄题难尽轩中意,聊记江湖赋面初。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雅士在琴书适兴轩中的生活场景,充满了宁静与雅致。首句“几上横琴架上书”,简洁地勾勒出书房的布置,琴与书并置,暗示主人不仅爱好音乐,也酷爱阅读,营造出一种文人墨客的生活氛围。
接着,“问君清兴果何如”一句,以设问的方式引出对主人情趣的探讨,似乎在邀请读者一同感受主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接下来的“香寒宝篆歌吟罢,日转湘帘讲论馀”,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主人在焚香吟诵之后,日光透过湘帘洒落,留下余音绕梁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书房内的静谧与高雅。
“竹所有时眠短榻,柴门长日掩閒居”两句,将视线转向室外,竹影斑驳,短榻安放其间,仿佛是主人偶尔休憩之所。而柴门长日紧闭,更显出主人生活的闲适与独立,不为外界所扰。
最后,“寄题难尽轩中意,聊记江湖赋面初”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完全捕捉轩中深意的遗憾,同时也透露出对主人生活态度的赞赏。通过“江湖赋面初”这一比喻,既体现了主人可能有过游历江湖的经历,又暗示其回归田园后的淡泊与宁静,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哲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书房内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主人生活状态的生动刻画,展现了明代文人雅士追求的精神境界和生活方式,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不肯官岭海,颇畏瘴疠虞。
谁知江西山尽处,亦有岚雾画若晡。
五斗何所直,千金不保躯。
司空城旦困刀笔,尺籍伍符愁钺鈇。
吁嗟此贼蜂蚁如,飞烟一炬斯无馀。
奈何徵兵动州闾,纷然亦复劳转输。
戍栅如栉犹恐疏,江徼一朝成塞隅。
晚食以当肉,故云巧于贫。
我云未若子陈子,挂箔为图能事新。
剪刀不用求诸并,海图波涛供补纫。
我今非剪讵可坼,树林楼阁相参陈。
君知人穷定何因,政坐百巧逢天嗔。
天之嗔人或可恕,君更白取遮四邻。
虽然我诗聊戏君,天生万象孰主宾。
渠如爱惜不我借,听渠收卷藏箱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