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花戏水两幽禽,雌和雄鸣自好音。
若作人言虽可爱,樊笼何乐似山林。
穿花戏水两幽禽,雌和雄鸣自好音。
若作人言虽可爱,樊笼何乐似山林。
此诗《鸲鹆》由明代诗人邓林所作,通过对鸲鹆(即八哥)在自然与人类世界中生活状态的对比描绘,表达了对自由与自然之美的向往。
首句“穿花戏水两幽禽”,生动描绘了鸲鹆在花间穿梭,在水中嬉戏的场景,展现了它们自在、优雅的生活状态。接着,“雌和雄鸣自好音”一句,不仅赞美了鸲鹆之间和谐的叫声,更暗喻了自然界中生物间的相互依存与美好关系。
“若作人言虽可爱”,诗人在此转折,假设鸲鹆能模仿人类语言,虽然这种能力可能为人们所喜爱,但同时也暗示了人类对动物的过度干预和束缚。最后,“樊笼何乐似山林”一句,直接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将鸲鹆在自然界的快乐与被囚禁在人类设定的“樊笼”中的不自由进行了鲜明对比,强调了自然环境对于生物的重要性与价值。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通过鸲鹆这一形象,探讨了人与自然、自由与约束之间的深刻关系,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崇尚以及对动物权益的关注。
东庄老人巢许俦,林泉高卧轻王侯。
半生畎亩有馀乐,牙签万轴堆床头。
兴来时或枝短策,高陇平溪恣登陟。
狂吟长啸烟云间,世上千端虑俱息。
有酒不惜呼邻翁,瓦盆满注真珠红。
山肴野?罗饤饾,陶然击壤歌重瞳。
空斋客去惟高枕,晓日穿窗犹未醒。
觉来好鸟花间啼,坐对青山试新茗。
薜门萝户日长关,笑看浮云自往还。
明月半轮临绿绮,薰风一曲破朱颜。
吾闻此老惊且喜,迢递江山隔千里。
安得相从学弄丸,一樽共醉东庄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