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山示诸生用前韵》
《登山示诸生用前韵》全文
明 / 王渐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诸生久候绿萝溪,遥向先生为指迷。

须信无中还觅有,欲穷高处更从低。

源头泼泼千年在,梦里惺惺几个提。

解得此机高驻足,真成凡圣隔云泥。

(0)
鉴赏

这首诗以登山为喻,寓含深刻哲理。诗人通过描绘登山的过程与体验,引导读者思考人生之路与追求智慧的旅程。

首句“诸生久候绿萝溪”,描绘了一群求学的学子们长久地等待着,仿佛在期待着知识的源泉,隐喻着对智慧的渴望和追求。接着,“遥向先生为指迷”一句,点明了导师或智者的角色,他们如同灯塔,指引着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摆脱困惑与迷茫。

“须信无中还觅有,欲穷高处更从低”,这两句诗表达了深刻的哲学思想。在看似无尽的探索中,人们往往能在看似平凡或低微之处发现真理与价值。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观察,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揭示——真正的智慧往往隐藏于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和领悟。

“源头泼泼千年在,梦里惺惺几个提”,这里将源头比喻为知识或智慧的根源,强调其永恒不变的存在。同时,通过“梦里惺惺几个提”的描述,暗示了在追求智慧的过程中,只有少数人能够真正觉醒,理解并运用这些知识。这既是对个人努力的肯定,也体现了智慧传承的艰难与珍贵。

最后,“解得此机高驻足,真成凡圣隔云泥”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解悟了这些道理的人,能够在人生的高处停留,不再为世俗所困扰,实现了从凡人到圣贤的转变。而未解者,则如同生活在云端与尘埃之间的隔阂之中,难以达到更高的境界。这不仅是一次心灵的觉醒,也是对人生价值和追求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追求智慧与真理的艰辛与美好,鼓励人们勇于探索,不断超越自我,最终实现精神上的升华。

作者介绍

王渐逵
朝代:明

(1498—1559)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猜你喜欢

暮雨山行感怀

马首奔流响石滩,乱山风雨送人寒。

别来茅屋常虚榻,却忆南华枕上看。

(0)

酬方子文见寄登岱之作

风骚谁继鲍参军,浩唱凌秋碧落闻。

独秀峰头閒对酒,月华高出海东云。

(0)

大梁杂兴·其二

独登高塔俯中州,一线黄河天外流。

坐倚半空成浩啸,白云南去见嵩丘。

(0)

酬贾子修见寄

客子孤吟逼岁残,停云缥缈正西看。

赵襄城郭千山外,一骑书来雨雪寒。

(0)

春闺

阿郎久不归,春夜旷兰室。

月在荼蘼西,含情理瑶瑟。

(0)

游天坛山·其二

迤逦石坛西,扶筇任幽讨。

秋高天宇清,月照金光草。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