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丹诗诀·其六十》
《金丹诗诀·其六十》全文
宋 / 陈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捉将百脉倒归源,自会天然汞见铅。

大地山河皆至宝,谁知身里觅先天。

(0)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代陈楠的《金丹诗诀》,是道家内丹学的重要文献之一。诗中以炼丹术的术语隐喻修道和内观的过程,充满了象征性和哲理性。

“捉将百脉倒归源”,形象地描绘了修炼者通过引导体内经络中的气流,逆向运行,回归其原始状态,即从四肢百骸汇聚于丹田的过程。这里的“捉将”可以理解为引导、控制之意,“百脉”代表人体的经络系统,“倒归源”则寓意着返本归元,回到生命最初的纯净状态。

“自会天然汞见铅”,进一步阐述了修炼者在内观和调息的过程中,能够自然地认识到体内物质的本质变化。在道家炼丹术中,“汞”和“铅”常被用来比喻低级和高级的物质,通过修炼,原本低级的物质(铅)可以转化为高级的物质(汞),象征着精神与物质的转化,达到身心灵的升华。

“大地山河皆至宝”,强调了宇宙万物都是修炼者追求的宝物,暗示了道家认为宇宙间的一切都是和谐统一的整体,修炼者应当以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和利用这些资源,从而实现自我提升和与宇宙的融合。

“谁知身里觅先天”,最后两句表达了深奥的哲学思考,指出真正的修炼在于内在的探索和发现,即在自身内部寻找生命的源头和宇宙的根本法则。这里的“先天”指的是宇宙生成之初的状态,或是道家所追求的最原始、最纯净的生命能量,通过内观和修炼,修炼者能够逐渐接近并领悟这一真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揭示了道家内丹学的核心理念,还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谦逊、开放的态度,不断探索自我,追求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提升。

作者介绍
陈楠

陈楠
朝代:宋   号:翠虚子   籍贯:惠州博罗(今属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小金口)   生辰:公元?----1213

陈楠(公元?----1213)字南木,号翠虚子、又号陈泥丸。(常以土掺合符水,捏成小丸为人治病,故世号陈泥丸。)金丹派南宗徒裔尊为“南五祖”之一。南宋高道,惠州博罗(今属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小金口)人,以箍桶为业。自云“道光禅师薛紫贤,付我归根复命篇”。宋徽宗政和年间擢举道录院事,后归隐罗浮山。不数年,定居长沙,开创南宗“清修派”。为南宗第四代传人,“南五祖”之四。四祖陈楠达到160岁以上。
猜你喜欢

夫人七十寿二首·其一

江南别去十经春,老态年年白发新。

回望故乡归不得,相思俱是梦中人。

(0)

黄鹂峡阻风雨

荆河终日雨沉沉,点缀重山黛色深。

芳草绿迷羁旅梦,浓云碧锁望乡心。

江豚吹浪千峰暗,石燕旋风万壑阴。

回首南楼春已暮,又添摇落泪沾襟。

(0)

黄陵大士阁

江行惟见白鸥飞,葭已苍苍露未稀。

秋水连天千里去,暮帆载月一人归。

波光皛皛迷沙岸,石碛重重过钓矶。

不待猿啼三峡夜,伤心自有泪沾衣。

(0)

清远县荅李元复远送

春山晴对酒杯浓,迢递同临峡口峰。

云意漫劳连日态,江流惭照别时容。

独看风节遐方振,归泛星槎万里逢。

自是离塘新涨急,可堪回棹浪花重。

(0)

两访施同知汉章不遇

两度相寻两不逢,马蹄金谷醉春风。

谁怜寂寞蓬窗客,坐对沙鸥落照中。

(0)

寄郑蕃先生

文采风流郑子真,乍交浑若故交人。

归舟风雨相思梦,多在钓滩烟水滨。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