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仪信寥廓,九域安能详。
东怀君子国,西望昆崙方。
扶桑何修疏,青鸟三危傍。
帝江识歌舞,王母独灵长。
予亦乘文螭,戴胜观四荒。
开明恣幽陟,平圃纵翱翔。
赤水足吾饮,祝馀供吾粮。
逍遥八百春,寿考岂渠央。
二仪信寥廓,九域安能详。
东怀君子国,西望昆崙方。
扶桑何修疏,青鸟三危傍。
帝江识歌舞,王母独灵长。
予亦乘文螭,戴胜观四荒。
开明恣幽陟,平圃纵翱翔。
赤水足吾饮,祝馀供吾粮。
逍遥八百春,寿考岂渠央。
这首诗《读山海经》由明代诗人林大钦所作,展现了诗人对古代神话世界的想象与向往。诗中以“二仪”开篇,象征天地,表达宇宙的辽阔与神秘。接着,“九域”描绘了广阔的人间世界,而“东怀君子国,西望昆仑方”则表达了对理想国度的向往与对远方神秘之地的遐想。
“扶桑”、“青鸟”、“三危”等意象,分别代表了东方日出之地、传说中的神鸟和西方极远之地,这些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诗人想象自己能够乘坐“文螭”,即有文彩的龙,前往四方,探索未知,与“帝江”、“王母”等神话人物相遇,体验歌舞与长寿。
最后,“赤水足吾饮,祝馀供吾粮”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与对长寿的渴望。“逍遥八百春,寿考岂渠央”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自由生活与长久生命的向往。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浪漫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古代神话世界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受。
城上乌。一年生九雏。枝轻巢本狭。风多叶早枯。
氄毛不相暖。张翼强相呼。金柝猜鹰鸷隼无由逐。
永愿共栖曾氏冠。同瑞周王屋。莫啼城上寒。
犹贤野中宿。羽成翮备各西东。丁年赋命有穷通。
不见高飞帝辇侧。远托日轮中。尚逢王吉箭。
犹婴后羿弓。岂如变彩救燕质。入梦祚昭公。
流声表师退。集幕示营空。灵台已铸像。
流苏时候风。
混沌夜死元气裂,炼石穿丝补天缺。
谁将馀鞴鼓八风,一点元精铸明月。
顾兔飞上天,清光缺复圆。
嫦娥抱影空婵娟,一朝影落松风颠。
古佛庞眉两癯肩,筑室勘道来何年。
摩尼宝光照浊水,天花散落香炉烟。
溪上青山不知数,日日春风长兰杜。
褰衣便欲问真源,断猿疏雨青林暮。
松云仙人披锦袍,爽致写入猩猩毛。
一川晴霭动空碧,万壑翠气翻云涛。
手携绿绮琴,为子弹鸣皋。
金樽泻酒对山月,仙之人兮如可招。
仙之人兮如可招,汗漫与子同游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