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得琅玕截作筒,缄题章句写心胸。
随风每喜飞如鸟,渡水常忧化作龙。
粉节坚如太守信,霜筠冷称大夫容。
烦君赞咏心知愧,鱼目骊珠同一封。
拣得琅玕截作筒,缄题章句写心胸。
随风每喜飞如鸟,渡水常忧化作龙。
粉节坚如太守信,霜筠冷称大夫容。
烦君赞咏心知愧,鱼目骊珠同一封。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用自然界的材料——琅玕(一种植物的坚硬部分)制成竹筒,用以收藏书信和心中的章句。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通过“随风每喜飞如鸟”和“渡水常忧化作龙”两句话,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超脱世俗束缚、获得精神解放的渴望。
在自然界中,诗人寻找到了坚守信念的象征——粉节,以及表现出威严容貌的大夫形象——霜筠。这些意象都映射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对于品格和修养的重视。
最后两句“烦君赞咏心知愧,鱼目骊珠同一封”则是诗人对朋友的请求和自谦之情的流露。他希望友人能理解他的用意,同时也表现出一种谦逊态度,将自己的作品与朋友相比,认为都值得珍视。
整首诗通过自然物象和内心感受的交织,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操和审美观念。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