潦退地淤肥,秋麦已遍布。
芃芃被千畦,生意夹两路。
乃知造物恩,盈虚无极数。
额手为民庆,敬勤益滋惧。
近畿景率同,明春耕不误。
天津原泽国,却闻困沮洳。
昨来苦尘壒,望雪为赵豫。
安得如予意,时若均处处。
潦退地淤肥,秋麦已遍布。
芃芃被千畦,生意夹两路。
乃知造物恩,盈虚无极数。
额手为民庆,敬勤益滋惧。
近畿景率同,明春耕不误。
天津原泽国,却闻困沮洳。
昨来苦尘壒,望雪为赵豫。
安得如予意,时若均处处。
此诗描绘了农田水利与农业生产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理解和对民众福祉的深切关怀。诗人以“潦退地淤肥”开篇,描述了雨水退去后,土地因淤泥而变得肥沃,预示着秋麦的丰收。接着,“秋麦已遍布”、“芃芃被千畦”,生动展现了麦田的广袤与生机勃勃,生意盎然的景象。诗人通过“生意夹两路”这一细节,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乃知造物恩,盈虚无极数”两句,表达了对大自然赋予人类丰富资源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揭示了自然界中事物变化的无穷无尽。诗人以“额手为民庆,敬勤益滋惧”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既为百姓的丰收感到喜悦,也深知在勤勉之余,还需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保持敬畏之心。
“近畿景率同,明春耕不误”则展望了即将到来的春季农耕活动,预示着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美好愿景。最后,“天津原泽国,却闻困沮洳。昨来苦尘壒,望雪为赵豫。安得如予意,时若均处处。”诗人表达了对天津地区因水患而遭受困扰的担忧,同时寄希望于降雪能缓解旱情,展现出对公平与和谐社会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现象影响人类生活的深刻洞察。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对农业生产的深刻理解,更体现了其对民众福祉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公正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与人文情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