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州高士忽相见,求我为画白团扇。
戏拈秃笔扫云山,顷刻终南眼中见。
昨夜西风起天末,坐使清凉夺炎热。
劝君此扇莫弃捐,不用留取待明年。
南州高士忽相见,求我为画白团扇。
戏拈秃笔扫云山,顷刻终南眼中见。
昨夜西风起天末,坐使清凉夺炎热。
劝君此扇莫弃捐,不用留取待明年。
这首诗描绘了元末明初时期,画家张羽为友人徐德望绘制扇面的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创作过程的生动与趣味。
首先,诗人以“南州高士忽相见”开篇,巧妙地引入了绘画的对象——友人徐德望。接着,“求我为画白团扇”,点明了创作的主题,即在扇面上作画。诗人随后以“戏拈秃笔扫云山”描绘了创作时的轻松与自由,通过“顷刻终南眼中见”强调了画家技艺的高超,能在短时间内将终南山的景色生动地呈现在扇面上。
接下来,“昨夜西风起天末,坐使清凉夺炎热”两句,不仅渲染了创作环境的氛围,也暗示了作品所具有的清凉之意,仿佛能驱散夏日的炎热,带来一丝凉意。最后,“劝君此扇莫弃捐,不用留取待明年”表达了对作品的珍视之情,鼓励友人珍惜这份艺术的馈赠,不必等待来年,此刻便能享受其带来的美感与清凉。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绘画技艺的精湛,也蕴含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艺术作品价值的深刻理解。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场景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艺术创作及其社会意义的独特感悟。
穷乡阻地险,篁竹啸夔魖。
恶少擅三窟,不承吏追呼。
老翁燕无凶,偃蹇坐里闾。
后生习闻见,官不禁权舆。
怀书斥长吏,持杖鏖公徒。
遂令五百里,化为豺豕墟。
古来沈牛羊,檄水臣鳄鱼。
猛虎剥文章,矧而民发肤。
哀哉奉其身,曾不如鸟乌。
破家县令手,南面天子除。
要能伐强梁,然后活茕孤。
属为民父母,未教忍先诛。
山川甚秀拔,人物亦诗书。
十室有忠信,此乡何独无。
金华牧羊儿,一粒粟中藏世界。
使君从南来,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
鸬鹚杓,鹦鹉杯,一杯一杯复一杯,玉山自倒非人推。
庐山秀出南斗傍,登高送远形神开。
银河倒挂三石梁,砅崖转石万壑雷。
吟诗作赋北窗里,安得青天化作一张纸。
有长鲸白齿若雪山,我愿因之寄千里。
刀坑石如刀,劳坑人马劳。
窈窕篁竹阴,是常主逋逃。
白狐跳梁去,豪猪森怒嘷。
云黄觉日瘦,木落知风饕。
轻轩息源口,饭羹煮溪毛。
山农惊长吏,出拜家骚骚。
借问淡食民,祖孙甘餔糟。
赖官得盐吃,正苦无钱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