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边萧索倚清寒,晓色开晴露未乾。
宿酒半醒初睡起,一林苍翠捲帘看。
石边萧索倚清寒,晓色开晴露未乾。
宿酒半醒初睡起,一林苍翠捲帘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竹石图景,充满了宁静与生机。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竹石在晨光中的静美姿态。
首句“石边萧索倚清寒”,描绘了石块旁竹子的姿态,虽有几分萧瑟,却因“清寒”二字,赋予了画面一种清新脱俗的气质。竹子仿佛在清冷的空气中轻轻摇曳,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风骨。
次句“晓色开晴露未乾”,进一步渲染了清晨的氛围。随着天色渐亮,露珠尚未完全蒸发,阳光透过薄雾,给整个场景增添了几分湿润而明亮的气息。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活力。
第三句“宿酒半醒初睡起”,巧妙地将诗人的情感融入其中。诗人似乎刚刚从酒醉中醒来,或是经历了夜晚的沉思,此刻正缓缓起身,准备迎接新的一天。这种状态的描写,既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暗含了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最后一句“一林苍翠捲帘看”,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卷起窗帘,向窗外望去,只见一片苍翠欲滴的竹林映入眼帘。这不仅是一幅视觉上的美景,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对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的深深赞叹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融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刻感悟,同时也传达了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
淑气方回暖,花光又报朝。
玄云阴垄麦,绛露洒陵苕。
岁叶丰年兆,民兴太守谣。
三辰七纬正,五雨十风调。
地表秦封旧,胜留汉使标。
暄寒气候别,耕凿土风寥。
恤纬知民隐,蒲鞭创俗刁。
兴文陶礼乐,驱惰习渔樵。
照魅狐潜镜,锄奸莠辨苗。
劬鸿遵水次,驯鹿卧山椒。
涸泽防渔竭,炊沙虑釜焦。
萑苻频汎海,刍粟为援辽。
忧国宁辞瘁,劳民亟起彫。
恩覃三户润,化洽十城饶。
已讶珠还浦,更看月应潮。
星临南极动,川到北溟朝。
杲日扶丹毂,庆云丽绛霄。
微茫仙岛近,缥缈化城遥。
河伯来呈瑞,鲛人出献绡。
海浮光冉冉,山攦指翘翘。
酌水知河润,戴星切斗杓。
竖儒何以颂,参岳奠南条。
《寿张太尊》【明·李之世】淑气方回暖,花光又报朝。玄云阴垄麦,绛露洒陵苕。岁叶丰年兆,民兴太守谣。三辰七纬正,五雨十风调。地表秦封旧,胜留汉使标。暄寒气候别,耕凿土风寥。恤纬知民隐,蒲鞭创俗刁。兴文陶礼乐,驱惰习渔樵。照魅狐潜镜,锄奸莠辨苗。劬鸿遵水次,驯鹿卧山椒。涸泽防渔竭,炊沙虑釜焦。萑苻频汎海,刍粟为援辽。忧国宁辞瘁,劳民亟起彫。恩覃三户润,化洽十城饶。已讶珠还浦,更看月应潮。星临南极动,川到北溟朝。杲日扶丹毂,庆云丽绛霄。微茫仙岛近,缥缈化城遥。河伯来呈瑞,鲛人出献绡。海浮光冉冉,山攦指翘翘。酌水知河润,戴星切斗杓。竖儒何以颂,参岳奠南条。
https://shici.929r.com/shici/8TuL7Dfw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