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竹石》
《题竹石》全文
明 / 王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石边萧索倚清寒,晓色开晴露未乾。

宿酒半醒初睡起,一林苍翠捲帘看。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竹石图景,充满了宁静与生机。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竹石在晨光中的静美姿态。

首句“石边萧索倚清寒”,描绘了石块旁竹子的姿态,虽有几分萧瑟,却因“清寒”二字,赋予了画面一种清新脱俗的气质。竹子仿佛在清冷的空气中轻轻摇曳,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风骨。

次句“晓色开晴露未乾”,进一步渲染了清晨的氛围。随着天色渐亮,露珠尚未完全蒸发,阳光透过薄雾,给整个场景增添了几分湿润而明亮的气息。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活力。

第三句“宿酒半醒初睡起”,巧妙地将诗人的情感融入其中。诗人似乎刚刚从酒醉中醒来,或是经历了夜晚的沉思,此刻正缓缓起身,准备迎接新的一天。这种状态的描写,既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暗含了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最后一句“一林苍翠捲帘看”,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卷起窗帘,向窗外望去,只见一片苍翠欲滴的竹林映入眼帘。这不仅是一幅视觉上的美景,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对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的深深赞叹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融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刻感悟,同时也传达了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王绂

王绂
朝代:明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猜你喜欢

戏咏荔枝盘词·其四

树里丛丛荔子湾,石桥流水雪潺潺。

江南六月榕荫道,谱入襄阳作砚山。

(0)

元旦词·其十三

油幕香车细惹尘,家家门额贴宜春。

朱楼别锁春消息,鸟语莺啼总殢人。

(0)

清明同羽甫兄存固弟山行·其三

软风低度碧林温,衣上花香带酒痕。

犹记去年寒食过,蹇驴骑出水西门。

(0)

悼女·其六

阿弟趋庭尔问奇,何来片语解人颐。

閒房静放葳蕤钥,绛羃笼灯写父诗。

(0)

寿张太尊

淑气方回暖,花光又报朝。

玄云阴垄麦,绛露洒陵苕。

岁叶丰年兆,民兴太守谣。

三辰七纬正,五雨十风调。

地表秦封旧,胜留汉使标。

暄寒气候别,耕凿土风寥。

恤纬知民隐,蒲鞭创俗刁。

兴文陶礼乐,驱惰习渔樵。

照魅狐潜镜,锄奸莠辨苗。

劬鸿遵水次,驯鹿卧山椒。

涸泽防渔竭,炊沙虑釜焦。

萑苻频汎海,刍粟为援辽。

忧国宁辞瘁,劳民亟起彫。

恩覃三户润,化洽十城饶。

已讶珠还浦,更看月应潮。

星临南极动,川到北溟朝。

杲日扶丹毂,庆云丽绛霄。

微茫仙岛近,缥缈化城遥。

河伯来呈瑞,鲛人出献绡。

海浮光冉冉,山攦指翘翘。

酌水知河润,戴星切斗杓。

竖儒何以颂,参岳奠南条。

(0)

游玉龙寺

攀缘皆鸟道,磴磴入苍烟。

寺古依云壑,僧贫种石田。

地平仙掌似,峰秀玉莲悬。

回复藏禅宇,清凉即梵天。

滩声皇恐近,水色贡章连。

笑折梅花去,江干独放船。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