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宵长太息,似作不平鸣。
晓泪花争落,春愁草怒生;
时君劳北顾,上相辱东行!
剩有村儒在,相逢话太平。
深宵长太息,似作不平鸣。
晓泪花争落,春愁草怒生;
时君劳北顾,上相辱东行!
剩有村儒在,相逢话太平。
这首清代诗人王松的《遣闷》表达了诗人在深夜中深深叹息,仿佛心中有不平之气难以抑制。清晨的泪水如同花瓣竞相落下,春天的愁绪如草木般滋生勃发。诗人忧虑当政者忙于北方事务,宰相也受到羞辱被迫东行。在这种动荡不安的时局下,只有乡村里的读书人还能聚在一起,聊以慰藉,期盼天下太平。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社会安定的渴望。
蒲璧邦家重,苍山道路深。
剸裁知唾手,拊字勉劳心。
通鉴家传学,迂书坐右箴。
故人情谊重,赠别比南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