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史同叔知池州·其二》
《送史同叔知池州·其二》全文
宋 / 孙应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人地维垣后,功名治郡初。

细寻循吏传,少辍子云书。

铃閤閒无奈,江山兴有馀。

由来形胜地,保障定何如。

(0)
注释
人地:人事变迁。
维垣:人事沧桑。
功名:追求功名。
治郡:治理郡县。
循吏传:遵循德政的官员传记。
少辍:偶尔放下。
子云书:杨雄(西汉学者)的著作。
铃閤:官署中的铃声和门扉。
閒无奈:无法平静。
江山兴:美景激发的兴致。
形胜地:险要的地理位置。
保障:屏障作用。
定何如:会怎么样。
翻译
在人事变迁之后,他开始追求功名,在治理郡县之初。
仔细研读那些循吏的事迹,偶尔放下杨雄的著作。
面对空闲的官署,心中却无法平静,美景激发了他的兴致。
自古以来,这样的险要之地,能成为国家的屏障会怎样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所作,名为《送史同叔知池州(其二)》。从艺术风格和语言表达上看,这首诗体现了宋代文人的沉稳内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中的“人地维垣后,功名治郡初”两句,是在描绘史同叔即将赴任池州知州之职的情景。"人地维垣后"形容他即将踏上新的工作岗位,而"功名治郡初"则表明这是他开始展现政治抱负和才能的起点。

"细寻循吏传,少辍子云书"两句中,“细寻”意味着仔细研究和探求,"循吏传"是指遵循前人行政经验和法规,而“少辍子云书”则隐含诗人对史同叔的期许,希望他能够像古代贤良一样留下不朽的政绩。

在接下来的“铃閤閒无奈,江山兴有馀”中,“铃閤閒无奈”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离别之情,感到一种无可奈何的情感,而"江山兴有馀"则表达了即将到来的美好景象和未来的希望。

最后两句“由来形胜地,保障定何如”,"由来形胜地"是说池州自古以来便是一个风水宝地,而"保障定何如"则是在询问史同叔在这个地方能否确保安全、实现治理的成果。

总体来说,这首诗既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情感,也寄寓着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和期许。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展现了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作者介绍

孙应时
朝代:宋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猜你喜欢

隐居·其二

身居脩竹茂林间,婆饼声中白昼闲。

此地遁潜无不可,何须更买沃洲山。

(0)

新竹

绿玉初抽粉尚深,清风便伴此君吟。

虽然未见凌霜操,已是先虚应物心。

(0)

苏堤·其二

贫况今年极向年,过湖尚欠买船钱。

步行自行苏堤去,恐有沙鸥在柳边。

(0)

寄徐□

白雪满头颅,何堪涉畏途。

不知乡信去,曾达故人无。

日落鸦声急,天空雁影孤。

定应吟望处,思忆到江湖。

(0)

赠别·其四

笙歌一曲强相留,酒不能消满面愁。

相对正弹离别泪,杜鹃声到夕阳楼。

(0)

赠别·其二

手弹珠泪向离筵,残日依依上客船。

流水自随人去远,绿杨只在曲江边。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