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气侵吾髀,趋拜剧苦艰。
仁哉神农氏,遗药驱恫瘝。
持钱取之市,易得如茆芫。
繁枝与芳叶,尽取无可删。
贮之白缣囊,渍以壶酒宽。
七日以供饮,跛曳皆翩跹。
呼儿谨盖藏,用此九转丹。
平生误信书,安坐得老邅。
方书岂尽信,柳子固无言。
事固有然者,岂容尽欺谩。
疾走非吾愿,且复补羸残。
冷气侵吾髀,趋拜剧苦艰。
仁哉神农氏,遗药驱恫瘝。
持钱取之市,易得如茆芫。
繁枝与芳叶,尽取无可删。
贮之白缣囊,渍以壶酒宽。
七日以供饮,跛曳皆翩跹。
呼儿谨盖藏,用此九转丹。
平生误信书,安坐得老邅。
方书岂尽信,柳子固无言。
事固有然者,岂容尽欺谩。
疾走非吾愿,且复补羸残。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严寒中寻找草药以解除身体的痛苦,通过对神农氏的赞颂,表达了对传统医学的尊重和信赖。诗中的“冷气侵吾髀”直白地表达了诗人的身体不适,而“趋拜剧苦艰”则展示了他寻求药物的迫切心情。
在“仁哉神农氏,遗药驱恫瘝”中,诗人对远古的神农氏表示崇敬之情,认为其留下的草药能够治愈疾病。接下来的“持钱取之市,易得如茆芫”则表明这些药材在市场上容易购得,并不稀罕。
诗人细致地描述了采集药材的过程:“繁枝与芳叶,尽取无可删。”并将其贮存在“白缣囊”中,用“壶酒宽”来渍泡。这些都是对传统草药学知识的运用。
而在“七日以供饮,跛曳皆翩跹”中,诗人提到经过七天的准备,这些药材便可供饮用,并且对于疾病有显著的疗效,使得行走不再困难。随后的“呼儿谨盖藏,用此九转丹”则是对一种特定的药方——九转丹的使用方法的描述。
诗中最后几句“平生误信书,安坐得老邅。方书岂尽信,柳子固无言。”表达了诗人对于书本知识的反思和批判,同时也表现出对古籍中的某些观点持保留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草药采集、制备以及疗效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和传统医学知识的尊重与信任,以及对待疾病的一种积极且科学的态度。
我客飞来峰,一室聊自适。
关门不敢开,怒风退六鹢。
敲门者为谁,起我正禅寂。
稻麻竹苇中,见此一英特。
手携高子句,按谱恣游历。
高子我旧游,伉侠不易得。
忆昔京城隅,王郎古遗直。
当时会合地,烂漫存辙迹。
繄君入社晚,感事一嗟惜。
安得赋归堂,寻盟合琮璧。
飞来之峰可图写,画工摇笔不敢下。
玲珑八面尚能摩,万古冷泉那可画。
赵公胸中有泾渭,爱山自得山水意。
向来与客到峰前,亭上酌泉赏泉味。
我客峰边一蔀室,关门无事辄终日。
公来剥啄自敲门,暂解跏趺为公出。
池上烟光初过雨,岩花胶轕开无数。
曳杖惟愁猿狖惊,笑谈复恐蛟龙怒。
闻道公归朝玉京,王事不敢宽作程。
想公拜舞升天廷,雍容奏议详而明。
知公不独称安宁,疏民利害通民情。
吾君忧民精且诚,愿公中和辅太平。
大圆鉴中同结社,一微尘里共安居。
释迦弥勒无门入,不到到者真丈夫。
大丈夫汉,撩著便知来由,不为分外。
若更拟议踌躇,何啻云泥万里。
所以道十五日已前点即不到,十五日已后到即不点。
且道点即是,不点即是。
长因虎啸风生处,记得龙吟雾起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