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二十四首·其一》
《偈二十四首·其一》全文
宋 / 释守卓   形式: 偈颂

心心心,佛佛佛。心佛佛心,心心佛佛。

心佛无二,更须知有向上一窍。

如何是向上一窍,南瞻部州,北郁单越。

(0)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语汇展开,探讨了心与佛的关系以及修行的奥义。"心心心,佛佛佛。心佛佛心,心心佛佛",通过反复强调心与佛的相互关联,表达了在禅宗中追求内心与宇宙真理统一的理念。"心佛无二"则进一步阐述了心与佛的同一性,即在禅修的过程中,个体的心灵与宇宙的本源(佛)是不分彼此的。

"更须知有向上一窍",这句话引导读者去探索超越日常意识和常规理解的更高层次的智慧或境界。这里的"向上一窍"比喻为通往更深层次真理的入口,需要修行者用心去领悟和体验。

最后两句话"如何是向上一窍,南瞻部州,北郁单越",以地理方位作为象征,暗示了无论身处何方,只要能开启内心的智慧之门,就能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南瞻部州"和"北郁单越"分别代表了佛教中的两个地域概念,前者通常指人间世界,后者则是极乐世界或佛教徒所向往的净土。这两句话综合起来,意味着无论是在尘世还是在理想的世界中,修行者都能通过开启内心的智慧之门,实现心灵的升华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禅宗的语言和比喻,深刻地探讨了修行的本质和目标,鼓励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并开启那条通向内心深处、通往更高精神境界的道路。

作者介绍

释守卓
朝代:宋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猜你喜欢

步江同紫芝焦山读书寄怀

九月焦岩已薄寒,海门高处落风湍。

秋声一夜客同听,山色满江人独看。

烧叶照书蜗舍好,剜苔读字鹤铭残。

遥怜镫火三更雨,清磬泠泠度远滩。

(0)

山僧吟赠青眉道人

夕阳落幽涧,风泉鸣疏林。

泉声泻涧影,不乱山僧心。

山僧久面壁,坐处寒云深。

哀猿与孤鹤,相伴山僧吟。

(0)

怡云别业杂咏·其三

低筑垣墙小界邻,野蜂间蝶往来频。

最怜山月当头起,比校城中早近人。

(0)

自玉石庄达天成寺

树影沈沈合,山光簇簇浓。

苍烟来绝壑,落日在高峰。

晚饭抄云子,香泉芼鹿茸。

耽吟殊不寂,卧听上方钟。

(0)

有以西域骨种羊裘见贻者谢却之因缀长句

天公幻化纷奇谲,攫弄人心成虫惑。

冰蚕作茧火鼠衣,鹖尾雉头恣绚饰。

传闻万里流沙西,瀚海外环哈萨克。

满山羖䍽异丁零,达生自地非坼副。

羊死以骨种之士,考牧依然勤力穑。

细思西域兑所位,羊为兑象全阴德。

至阴不生乃无死,感以阳精复滋息。

断虺可联鳖可艺,理有固然非臆测。

兹羊留骨兼重皮,其中纯黑尤难得。

贵人争购逾狼荒,一裘价可半千直。

有客持寄致珍重,开缄观者俱动色。

旋珠细叠螺髻圆,黝光润夺鸦雏墨。

我生长物本何有,蔽体聊取充要襋。

忽看奇服映悬鹑,翻似杜陵惊翠织。

人生百事斗新异,称此以求焉纪极。

美好虽得时俗夸,暴殄恐有神明殛。

亟挥还客心始恬,朗咏素丝安退食。

(0)

吴江

垂虹亭畔月,暂照木兰船。

秋老莼鲈国,霜寒橘柚天。

鹜飞烟路阔,人静水花鲜。

缅想三高士,披吟《笠泽编》。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