纫兰不耐久,磨刃空伤手。
树锻既不堪,犊鼻亦可丑。
丈夫悬弧志四方,焉能局蹐徒俯首。
脂车秣马越太行,自信险阻无制肘。
我车脱幅,我马卒瘏。前有虺蛇,后有猛虎。
将伯无助,困于林莽。咄嗟歌白石,慷慨问青旻。
孰知坎壈蓬蒿士,亦有当年稷契臣。
纫兰不耐久,磨刃空伤手。
树锻既不堪,犊鼻亦可丑。
丈夫悬弧志四方,焉能局蹐徒俯首。
脂车秣马越太行,自信险阻无制肘。
我车脱幅,我马卒瘏。前有虺蛇,后有猛虎。
将伯无助,困于林莽。咄嗟歌白石,慷慨问青旻。
孰知坎壈蓬蒿士,亦有当年稷契臣。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清初诗人冯溥的《行路难(其三)》,以坚韧的品格和豪迈的气概描绘了诗人的困境与决心。首句“纫兰不耐久,磨刃空伤手”寓言般地表达了对短暂荣华的清醒认识,以及对追求理想的不易。接下来,“树锻既不堪,犊鼻亦可丑”暗示了现实的艰难和自我牺牲的必要。
“丈夫悬弧志四方,焉能局蹐徒俯首”展现出诗人不甘平凡,志在四方的雄心壮志,不愿局限于狭小的空间。随后,“脂车秣马越太行,自信险阻无制肘”表达了诗人跨越困难的决心和对自己能力的信心。
然而,诗中也描绘了困境:“我车脱幅,我马卒瘏”,形象地展示了旅途中的艰辛。“前有虺蛇,后有猛虎”象征着内外的威胁,而“将伯无助,困于林莽”则表达了孤立无援的苦楚。
在困境中,诗人并未绝望,反而发出“咄嗟歌白石,慷慨问青旻”的呐喊,寻求内心的慰藉和天意的指引。最后两句“孰知坎壈蓬蒿士,亦有当年稷契臣”以自比为困厄中的贤良之士,表达了对自身价值的坚守和对历史伟人的仰慕。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的坚韧与不屈,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决心。
伯鸾出京师,慷慨歌五噫。
岂无济时心,升降与我违。
有来适吴中,舂粱救寒饥。
吴人皋伯通,舍之慰穷栖。
方志虽或除,此桥犹可稽。
伯鸾号逸民,佳传照绿绨。
伯通赖有此,庶几与之齐。
至今阊门外,两冢陪要离。
累累各高大,冥冥春草萋。
古者贤哲人,不计凤与鸡。
焜耀亦偶尔,埋没何凄兮。
出语贺两公,亦以昌吾诗。
久知灵境无缘到,今被春风引得来。
上帝殿头闻雨过,仙人石面欠花开。
便烧沈水礼三拜,快引流霞釂一杯。
落日断霞催去紧,掉巾祇等白鸦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