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夕谁家秋兴多,团圞应不让嫦娥。
倘然造化无知识,佳节寻常一例过。
今夕谁家秋兴多,团圞应不让嫦娥。
倘然造化无知识,佳节寻常一例过。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节夜人们赏月的情景,以及对自然造化的思考。首句“今夕谁家秋兴多”以疑问的口吻引出主题,仿佛在问世间哪一家在中秋之夜最为兴致勃勃,享受着这团圆的时刻。接着,“团圞应不让嫦娥”一句,将人间的团圆与传说中的月亮女神嫦娥相提并论,表达了中秋之夜家家户户团圆的美好景象,甚至超越了神话中的美满。
“倘然造化无知识”则转向对自然法则的哲学思考,提出如果自然界没有赋予人类情感与智慧,那么中秋这样的佳节对于万物而言,或许只是寻常的一天,没有特别的意义。最后,“佳节寻常一例过”总结了这一观点,意味着即使在自然眼中,节日也只是普通的一天,但人类赋予了它们特殊的意义,通过庆祝佳节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美景,还蕴含了对人生、自然与节日意义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洞察与感悟。
草头烟霏霏,草影摇斜晖。
残花犹缀枝,故人何日归。
不惜残花飞,惟惜故人稀。
酒到君莫辞,淋漓从满衣。
山阳大都天下誇,长淮蟠山无垠涯。
春风万里汉东来,流辉泱漭不可遮。
绕城楼台满空紫,瓦光碧滑流成波。
东园花草趁姿媚,真珠蓓蕾黄金芽。
太守政閒日无事,隼旟聊驻朱轮车。
宝明簪裾尽贤彦,金盆泻酒成飞花。
山河喧咽歌管外,舞裾绣画金缕霞。
都人来从无居人,飞尘杂沓何繁华。
固知太守为民意,与民欢然无怨嗟。
明日邀我复同游,我已病酒醉在家。
伏枕不得从车尘,坐见落日啼栖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