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田舍所见》
《书田舍所见》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漠漠晴埃起远畴,占相云日几家愁。

细民方虑填中壑,巨室何心堰上流。

斩木由来基小衅,浇瓜谁为解私仇。

宁知送老茅檐下,犹抱书生畎亩忧。

(0)
翻译
广袤的晴空下尘土飞扬在远处的田野,预示着云彩和阳光下隐藏着几家人的忧虑。
平民百姓正担忧洪水会淹没他们的家园,豪门大户却无心在河堤上筑坝阻拦水流。
砍伐树木自古以来就是小规模争端的导火线,泼水浇瓜的行为又是为了什么私人恩怨呢?
又有谁知道,在简陋的茅屋下度日的老人,心中依然怀揣着对田野劳作的忧虑。
注释
漠漠:形容尘土弥漫的样子。
晴埃:晴天里的尘埃。
远畴:远处的田地。
占相:观察、预测。
填中壑:洪水淹没家园。
巨室:豪门大户。
堰上流:在河堤上筑坝拦水。
斩木:砍伐树木。
基小衅:小规模争端。
浇瓜:泼水浇瓜,比喻私人恩怨。
送老:度过晚年。
茅檐下:简陋的茅屋。
书生:读书人,这里指有知识的人。
畎亩忧:田野劳作的忧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乡村景象。诗人以精细的笔触,捕捉了田间农事和自然之美,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个人内心的忧虑。

"漠漠晴埃起远畴" 中的 "漠漠" 给人以广阔无垠之感,"晴埃" 则是天气明朗时细微云雾的美好写照。这里不仅描绘了景象,更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占相云日几家愁" 的 "占相" 通常指的是占卜或预测,诗人在此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未来命运的担忧和不确定感。

"细民方虑填中壑" 中的 "细民" 指的是普通百姓,他们的生活与忧愁如同山谷中的泥土,不可避免且深重。"巨室何心堰上流" 则是对权贵之家的一种质疑,尽管他们拥有高大的建筑和坚固的防护,但在大自然面前又能如何自处?

"斩木由来基小衅" 和 "浇瓜谁为解私仇" 两句,诗人通过斩伐树木与灌溉瓜果两个动作,表达了对个人恩怨和小我的看法,这里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哲理。

最后,"宁知送老茅檐下,犹抱书生畎亩忧" 两句则是诗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一种写照。尽管到了送别老友时刻,但个人对于田间耕耘和读书学习的忧虑仍然存在,显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农事、人情和个人的深入思考,展现了一种平实中带着哲理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三玄偈三首·其二

我有真如性,如同幕里隐。

批破六门关,愿出毗卢印。

(0)

偈颂十三首·其六

老和尚死去二十五年,有谁撑门拄户。

虽与松源同日行,不会松源三转语。

父子背驰,面不相睹,直至如今成莽卤。

露冷风高秋意深,久矣无心荐藜黍。

(0)

偈颂二十四首·其二十三

出山而见,入户而知。

鸡栖凤巢,邻壁之辉,何必区区点缀伊。

(0)

读秦始本纪

纵欲劳民殊未已,阿房望夷相次起。

后来风俗昧其由,妄说秦皇能役鬼。

(0)

读清塞集

立意造平淡,冥搜出常情。

何人知所得,后世谩传名。

云树饥猿断,冰潭片月倾。

如无子期听,绿绮为谁鸣。

(0)

送人归旧隐

要地慵投刺,刚肠耻折腰。

旧山归兴切,残日去程遥。

大野明残烧,空江响落潮。

到时云树下,静听厌悬瓢。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