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乡上人老藏真,挥毫作字精入神。
金书石刻世已少,况乃缣素随风尘。
大江东南天万里,流落数颗骊龙珍。
百尺高门若深海,腰絙欲入茫无津。
吴公好古得奇货,传借数手来乡邻。
后堂开扃许坐我,展卷故觉情相亲。
嗟予生晚见亦晚,三十六年空复春。
苏黄二老尚莫睹,犹喜未乏前生因。
向来摩本已酷似,昔见其影今其真。
临池对影不自陋,涂抹欲效西施颦。
愿携纸墨就几格,亟往不避僮奴嗔。
馀光东壁幸不惜,且复照我西家贫。
请君勿返连城璧,留待他时慕蔺人。
吾乡上人老藏真,挥毫作字精入神。
金书石刻世已少,况乃缣素随风尘。
大江东南天万里,流落数颗骊龙珍。
百尺高门若深海,腰絙欲入茫无津。
吴公好古得奇货,传借数手来乡邻。
后堂开扃许坐我,展卷故觉情相亲。
嗟予生晚见亦晚,三十六年空复春。
苏黄二老尚莫睹,犹喜未乏前生因。
向来摩本已酷似,昔见其影今其真。
临池对影不自陋,涂抹欲效西施颦。
愿携纸墨就几格,亟往不避僮奴嗔。
馀光东壁幸不惜,且复照我西家贫。
请君勿返连城璧,留待他时慕蔺人。
此诗由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名为《观怀素自序帖真迹柬原博太史》。诗中描述了诗人对怀素自序帖真迹的鉴赏与感慨。
首句“吾乡上人老藏真”,点出怀素是书法大师,其作品珍贵如珍宝。接着“挥毫作字精入神”赞扬怀素书法技艺高超,笔力入神。随后“金书石刻世已少”说明怀素作品稀有,更显其价值。紧接着“大江东南天万里,流落数颗骊龙珍”以大江和骊龙珍比喻怀素作品的珍贵与难得。
“百尺高门若深海,腰絙欲入茫无津”形象地描绘了怀素作品的深邃与难以触及的高深境界。接下来“吴公好古得奇货,传借数手来乡邻”讲述了作品流传的故事,吴公珍爱古物,将怀素作品借给乡邻欣赏。
“后堂开扃许坐我,展卷故觉情相亲”表达了诗人得以亲自观赏怀素作品的喜悦与亲近感。接着“嗟予生晚见亦晚,三十六年空复春”感叹自己生得太晚,未能亲眼见到怀素,但有幸在晚年见到其作品,如同春天重来。
“苏黄二老尚莫睹,犹喜未乏前生因”提到苏轼和黄庭坚两位大文豪也未能见到怀素作品,而诗人却有幸一见,心中感到欣慰。接下来“向来摩本已酷似,昔见其影今其真”描述了诗人对怀素作品的深入研究与理解,从模仿到真正领悟。
最后“临池对影不自陋,涂抹欲效西施颦”表达了诗人对怀素作品的敬仰之情,即使模仿也不觉得羞耻,甚至想要像西施皱眉一样去表现怀素的风格。诗人希望得到怀素作品的纸墨,愿意前往拜访,不惧怕被仆人责怪。同时,诗人还希望主人能慷慨分享余光,照亮自己西家的贫困生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怀素作品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赞赏,同时也表达了对艺术传承与交流的渴望。
暑中带汗入山中,霜满风篁雪满松。
只是山寒清到骨,也无霜雪也无风。
客子泥涂正可怜,天香国色一枝鲜。
雨中晚敛寒如此,烛底宵暄笑粲然。
自觉玉容微婉软,急将翠掌护婵娟。
江南也有新丰市,未羡宾王酌圣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