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翁灵舒客临川因经从访之不遇闻过村居》
《翁灵舒客临川因经从访之不遇闻过村居》全文
宋 / 赵汝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闻道深村里,结茅三四间。

买田因种秫,移树为看山。

诗好人皆诵,身安心自闲。

有时思雁荡,依旧棹舟还。

(0)
翻译
听说在深邃的村庄里,有三四间简陋的小屋。
为了种秫米购买了田地,移动树木只为欣赏山景。
诗写得好人人传颂,身心安定自感悠闲。
偶尔会想念雁荡山,还是划船返回家乡。
注释
闻道:听说。
深村:偏远的村庄。
结茅:建造茅草屋。
三四间:三四间房屋。
买田:购买田地。
种秫:种植高粱(秫米)。
移树:移动树木。
看山:欣赏山景。
诗好:诗歌写得好。
人皆诵:人人都会吟诵。
身安:身心安宁。
心自闲:内心感到悠闲。
思雁荡:思念雁荡山。
棹舟还:划船返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生活画面。诗人赵汝燧通过"闻道深村里,结茅三四间",向我们展示了隐藏在深山里的简朴农舍,寥寥几间茅屋,透露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隐逸气息。接着,"买田因种秫,移树为看山",诗人选择在这里购置田地,专门种植高粱(秫),并精心布置环境,只为能随时欣赏周围的山水,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好人皆诵,身安心自闲",说明诗人不仅才华出众,创作的诗歌受到人们的喜爱,而且他的心境平和,生活自在,享受着诗酒风月的闲适。最后两句"有时思雁荡,依旧棹舟还",表达了诗人偶尔会怀念远方的雁荡山,但最终还是会选择乘舟回归这宁静的村居,流露出他对这种简单生活的深深眷恋。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淡雅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理想追求和内心的闲适之情,具有浓厚的隐逸文化色彩。

作者介绍

赵汝燧
朝代:宋

(1172—1246)名或作汝燧。宋宗室,居袁州,字明翁,号野谷。宁宗嘉泰二年进士。主东阳县簿,迁湖南刑司狱干官,改知临川县。监镇江府榷货务,年课羡三十万。迁知郴州。历湖南宪漕,以刑部郎官召对,再差知温州。博记工文,尤长于诗,为江湖派诗人。有《野谷诗稿》。
猜你喜欢

野情

世事风波远,悠悠荔薜春。

乾坤未老日,烟洞独归人。

小屋閒堪赋,云泉意不贫。

翻随鱼鸟会,飞兴洒衣巾。

(0)

别郡耆庶

三年考绩有何成,惭愧乌台过誉声。

父老漫劳留去辙,使君焉敢冒群情。

空馀憔悴民犹旧,欲散穷愁恨未能。

记取绿杨桥畔路,踌躇同尔听迁莺。

(0)

上新河送时雍少参兄

都门终日望旌旗,忽到都门又别离。

未慰亲情惭唤弟,每承高谊喜兼师。

旧谈积水灯悬久,宦舍濒江棹发迟。

唯有北风堪送客,楚天何处附遐思。

(0)

韩文公庙

帝命文人扫世浊,力去陈言追古作。

夏敦商彝返太朴,雕龙炙輠见者愕。

甫湜张籍安能学,如捕龙蛇与之角。

原道之篇识见卓,佛骨一表忠诚确。

君王不谅乃左擢,来与潮人驱暴鳄。

衡山阴云一嘘扩,精神所寓灵濯濯。

咸池西走扶桑略,南海窥遍衡湘泊。

阳山赤子不坦膊,父慈子顺人无恶。

去思不已庙庭落,轮材负土争营度。

椎牛酾酒岁一酌,被发乘龙来俨若。

岂但一方怀谔谔,四海九州瞻斗岳。

(0)

客怀三首·其一

宦情羁思共凄凄,久客将归失路蹊。

人世几回伤往事,是非千载逐芳泥。

闲过绮陌寻高寺,悔别青山忆旧溪。

山上有山归未得,一封书寄数行啼。

(0)

秋风三叠辞·其一

秋风飒飒兮天宇清,草木摇落兮雁南征。

驾言登高而望远兮,履石峦之峥嵘。

山硱磳以蔽日兮,下幽晦而不明。

猿啾啾兮雨冥冥,鸾高翔兮凤无朋。

四顾寂寥兮空怵惕而震惊,邅余道兮返余旌。

乘浮云兮归故城,惠思君兮使我心怦。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