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细细筀芽绿,畏日曛曛天昼清。
万绪不兴坐兀兀,林端鶗鴃两三声。
东风细细筀芽绿,畏日曛曛天昼清。
万绪不兴坐兀兀,林端鶗鴃两三声。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病中所见之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病人的内心世界。
首句“东风细细筀芽绿”,春风轻拂,细嫩的筀芽呈现出一片翠绿,生动地描绘出春天的生机勃勃。这里的“东风”不仅指自然界的风,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微风,吹散了病中的沉闷,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活力。
次句“畏日曛曛天昼清”,畏日,指的是烈日,这里用“畏日”来反衬出春日的温暖而不刺眼,阳光明媚而柔和,使得白昼显得格外清澈明亮。这一句通过对比,突出了春日的宜人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当前环境的舒适感受。
接着,“万绪不兴坐兀兀”,描述了诗人静坐的状态,虽然外界万物生长,但他的思绪却如止水般平静,没有丝毫波动。这既表现了病中的宁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深思。
最后,“林端鶗鴃两三声”,林间的鶗鴃(即杜鹃)偶尔传来两三声啼鸣,打破了静谧的氛围,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鶗鴃的啼叫,既是自然界的声音,也是诗人情感的投射,或许在提醒他,即使身处病痛之中,生命依然充满希望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疾病时的内心世界,既有对外界美好的向往,也有对自我状态的深刻反思,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
小姑山上日落时,鸬鹚争绕荒树枝。
蜂屯蚁聚栖不定,又复随风四散飞。
散飞不暂离,子母声依依。
朝从何处去,暮从何处归。
千山万壑汝不栖,独向小姑竟何为。
小姑山下小姑仙,英灵庙食来千年,汝来依此非偶然。
人皆畏汝如神兵,不敢砍汝树,争敢毁汝营。
自生自育安且宁,百鸟之智不汝能。
野兴幽独不自适,步屧随我过南陌。
痛饮不惜杖头钱,俯仰放歌天地窄。
作诗豪登风月台,筑室幽插云霞堆。
香粳准拟十月熟,黄菊商量九月开。
驯鸥似来听醉语,朝飞来兮暮还去。
我亦天涯寄迹踪,何劳虚生尘网中。
昨梦臂生两翼雄,何不一举凌天风。
手摘星辰作棋子,浩然归访商山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