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苑中遇雪应制》
《苑中遇雪应制》全文
唐 / 宋之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紫禁仙舆诘旦来,青旂遥倚望春台。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0)
注释
紫禁:指皇宫,因古代皇宫禁止平民百姓进入而得名。
仙舆:指皇帝乘坐的车驾,仙字体现了尊贵与神秘。
诘旦:即清晨,指天刚亮的时候。
青旂:青色的旗帜,常用于皇帝出行时作为标识。
望春台:宫苑中的高台,此处用来眺望春天的景色。
庭霰:庭院中落下的雪珠或雪粒。
今朝:今天早晨。
落:降落,这里指雪珠掉落。
疑是:怀疑是,表示不确定的猜测。
林花:树林中的花朵。
昨夜:昨天晚上。
翻译
清晨皇帝的车驾从紫禁城出来,青色旗帜靠在望春台边遥望。
不知道今天早晨庭院里的雪珠落下,还以为是昨晚林中的花朵开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皇宫内的春日景色。"紫禁仙舆诘旦来"表明是早晨,皇帝的车驾抵达,这里使用了神秘而庄严的语气,展示了皇权的威仪与神圣感。"青旂遥倚望春台"则描绘了侍从或宫女们站在高台上远眺春色的情景,其中“青旂”指的是绿色或者蓝色的旗帜,这里可能象征着春天的气息和生机。

接下来的两句"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则流露出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好奇与欣赏。"不知庭霰今朝落"表达了对室外细雨或雪花是否在早晨降落的一种猜测,而"疑是林花昨夜开"则进一步展现了这种猜测,似乎是在说诗人并不确定这分明媚的景色是由哪种自然现象造成的。这里的“庭霰”指的是院中细小的雨滴或雪花,“林花”则是树木间开放的花朵。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皇宫早晨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与神秘感的独特感受和深刻领悟。

作者介绍
宋之问

宋之问
朝代:唐   字:延清   籍贯:汾州(今山西汾阳市)   生辰:约656 — 约712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猜你喜欢

自昌化双溪馆下步寻溪源,至治平寺,二首·其一

乱山滴翠衣裘重,双涧响空窗户摇。

饱食不嫌溪笋瘦,穿林闲觅野芎苗。

却愁县令知游寺,尚喜渔人争渡桥。

正似醴泉山下路,桑枝刺眼麦齐腰。

(0)

八月十七日,复登望海楼,自和前篇,是日榜出,余与试官两人复留五首·其五

秋花不见眼花红,身在孤舟兀兀中。

细雨作寒知有意,未教金菊出蒿蓬。

(0)

金陵池上

府园秋后一池荷,绿盖纵横百柄多。

折尽再生钱样叶,却疑天气复清和。

(0)

离家作二首·其二

胡雁依朔风,群飞逐南翔。

游子方北征,朔风吹我裳。

揽辔望云间,夜色正苍苍。

空羡南归翼,幽怀增感伤。

(0)

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

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

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

(0)

夏夜玩月

仰头月在天,照我影在地。

我行影亦行,我止影亦止。

不知我与影,为一定为二。

月能写我影,自写却何似。

偶然步溪旁,月却在溪里。

上下两轮月,若个是真底。

唯复水是天,唯复天是水。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