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人达时命,未遇亦安贫。
我怀沮溺俦,宁惮四体勤。
躬耕有莘叟,道可觉斯人。
三聘苟弗至,天下何由新。
君子有其具,无往不欢欣。
向无古人志,岂望居要津。
我酿幸已熟,开樽召比邻。
同醉茅檐下,自比葛天民。
哲人达时命,未遇亦安贫。
我怀沮溺俦,宁惮四体勤。
躬耕有莘叟,道可觉斯人。
三聘苟弗至,天下何由新。
君子有其具,无往不欢欣。
向无古人志,岂望居要津。
我酿幸已熟,开樽召比邻。
同醉茅檐下,自比葛天民。
这首明代诗人李贤的《和陶诗·癸夘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隐士的敬仰以及自己的人生选择。首句“哲人达时命,未遇亦安贫”赞扬了智者能顺应时势,即使不得志也能安于清贫。接着,“我怀沮溺俦,宁惮四体勤”表明诗人向往像春秋时期隐士沮溺那样的生活,即使身体劳苦也在所不惜。
“躬耕有莘叟,道可觉斯人”借用了有莘氏之子的故事,强调通过亲身实践来领悟人生之道。诗人表示如果得不到重用,他也希望通过教育和农耕来改变社会。“三聘苟弗至,天下何由新”进一步表达了对社会变革的期待,即使多次被邀请也不出仕,除非能带来实质性的革新。
“君子有其具,无往不欢欣”表明诗人具有高尚的品质,无论身处何处都能保持乐观和喜悦。他没有古人那样的追求官位之心,而是满足于平凡的生活。“我酿幸已熟,开樽召比邻”描绘了诗人自酿美酒,邀请邻居共享的场景,体现了他的淳朴与热情。
最后两句“同醉茅檐下,自比葛天民”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像远古时代的葛天氏人民一样,过着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与邻居共度欢乐时光。整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崇尚自然与和谐的人生态度。
理身如理国,用药如用兵。
人能保天和,于身为太平。
外邪奸其间,甚于寇抢攘。
守护一不谨,乘间敌益勍。
古有黄帝书,犹今六韬经。
悍夫命雄喙,仁将资参苓。
羽衣为其徒,识破阴阳争。
指授别生死,铮然震能名。
道家摄铅汞,肤腠如重扃。
到头关键密,六气无敢婴。
君方建旗鼓,不敢走且惊。
他时櫜吾弓,闭门读黄庭。
东君行趣装,桃李事如梦。
蝶懒欲息游,莺老不好弄。
残红正可怜,更禁风雨送。
榆荚羞独飞,却恼杨花共。
去年于此时,客食红尘鬨。
眼看豪侠儿,跃马青丝鞚。
美姝舞娉婷,吹箫来紫凤。
开樽六一亭,偃盖飞来洞。
我亦强行吟,诗成和者众。
时序易推移,人事少閒空。
翻思年时乐,已如耳边哄。
清晓坐孤寺,晴曦照华栋。
沙平嘴带鸥,山远腰横蝀。
阅书眼倍明,拈笔手犹冻。
扫地焚甲煎,呼童开腊瓮。
汲井得甘泉,瀹茗试新贡。
短章写我怀,谩遣儿曹讽。
家在故林吴楚间,冰为溪水玉为山。
更将旧政化邻邑,遥见逋人相逐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