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门流水日潺潺,桃坞依然枕水边。
春色年年花自好,游人谁复遇婵娟。
洞门流水日潺潺,桃坞依然枕水边。
春色年年花自好,游人谁复遇婵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山水田园景象。开篇“洞门流水日潺潺”将读者带入一个幽深的山谷,水声潺潺,不仅形象地展现了自然之声,更传达出一种清净与孤寂的情怀。而“桃坞依然枕水边”则是对景色的进一步描绘,桃花盛开,轻柔得就像是枕头一样靠在水边,这不仅形象地展示了春天的美丽,更有着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
“春色年年花自好”表达了一种对春天无尽美好的赞叹。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花开得不需任何强调,它们本身就是最美丽的存在。这句话也透露出诗人内心中对于自然界生机勃勃的一份喜悦。
最后一句“游人谁复遇婵娟”则显得有些淡远和留恋。婵娟通常用来形容女性之美,这里可能是指一个难以寻觅的理想中的美好,或许是一个诗人心中理想的爱情。游人在这美丽的自然景色中,渴望遇到那份美好,却又带有一丝不易实现的哀愁。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水田园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丝难以触及的理想之美的淡淡忧伤。
朝出承明庐,驾言还故乡。
当门结旌旆,观者倍生光。
故人欣再见,眷眷意难忘。
举觞承湛露,颂德咏羔羊。
周官十二牧,职贡各殊疆。
持子夙夜心,坐致黎庶康。
深衷岂念此,但感别日长。
相彼水中凫,羽翼同翱翔。
风波一失所,望望徒心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