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龙门》
《过龙门》全文
金 / 李俊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流水潺潺漱石根,又还怀古过龙门。

行人但礼龛中像,谁识当年禹作痕。

(0)
鉴赏

这首诗《过龙门》由金末元初的诗人李俊民所作,通过对龙门的描绘与怀古,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沉思考和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

首句“流水潺潺漱石根”,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龙门之水的清澈与活力,潺潺的流水在石缝间流淌,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这一句不仅勾勒出龙门的自然风光,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变迁。

次句“又还怀古过龙门”,表达了诗人再次来到龙门时,心中涌起的对过往历史的怀念之情。龙门作为古代的重要地理标志,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诗人通过“怀古”二字,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厚重相连接,营造了一种时空交错的意境。

第三句“行人但礼龛中像”,描述了龙门边的景象,人们在经过这里时,只是对着龛中的雕像行礼,而忽略了背后的历史故事和自然之美。这一句通过对比,突出了人对于历史与自然的忽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这种现象的感慨。

最后一句“谁识当年禹作痕”,将话题引向更深层次的历史追溯。禹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此处“禹作痕”象征着古代先贤的功绩与智慧。诗人提出疑问,表达了对过去辉煌成就的追忆与对当代人未能深刻理解或传承这些历史遗产的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邃的历史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独到见解,以及对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价值取向的思考。

作者介绍
李俊民

李俊民
朝代:金   籍贯:自号鹤鸣老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猜你喜欢

题杜公桥

东湖清浅北湖满,三岛相望眼中见。

我从麒麟虹上行,风袪飘飘薄云汉。

(0)

樊上丈人歌

广文诸生如乱麻,十有八九或起家。

幅巾藜杖最困者,樊上丈人须鬓华。

丈人闻道羲皇上,屈原庄周丈人行。

声名籍甚徒为耳,四海八荒莽跌宕。

扁舟布帆下赤壁,扬澜左蠡随所历。

颠风狂雨向昏黑,怒涛掀天奇兀硉,馋蛟駮兽纷腾突。

一苇无处所,数口仅生活。

行路难如此,一一为我说。

匡山野老坎壈人,读书空山三十春。

下泽款段何逡巡,丈夫穷达付造物,委琐龌龊不足论。

臭味略相似,邂逅即情亲。

江头一樽前,执手鼻酸辛。

秋风吹君唾珠玉,发函伸纸三过读,惜哉意气何刺促。

丈人行李何当来,得意江山醉金罍,富贵峥嵘亦悠哉。

君不见博陵马周新丰客,时无贞观老死无人识。

(0)

福岩山上云,舒卷任朝昏。

忽尔落平地,客来难讨门。

(0)

故成纪李季侔挽词·其一

命也端难诘,时乎竟莫来。

门庭方白昼,冠带掩黄埃。

万卷虚料理,千金废剸裁。

遵承子将显,犹得慰泉台。

(0)

枢侄以诗来次韵示之

酷爱日长萤可聚,几人如古惜分阴。

胸中万顷清凉地,莫遣俗尘乘间侵。

(0)

自方广冒雨过高台示德澜长老

云烟犹暝晓,杖屦已高台。

眼向不危去,景从无外来。

巧将新水墨,洒出旧尘埃。

携得还天北,晴时阔展开。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