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越公上人洛中归寄南孟家兄弟》
《越公上人洛中归寄南孟家兄弟》全文
唐 / 李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洛下因归去,关西忆二龙。

笠漫河岸雪,衣着虢城钟。

睡鸭浮寒水,樵人出远峰。

贺当化闾俗,护取草堂松。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uègōngshàngrénluòzhōngguīnánmèngjiāxiōng
táng / dòng

luòxiàyīnguīguān西èrlóng

mànànxuězheguóchéngzhōng

shuìhánshuǐqiáorénchūyuǎnfēng

dānghuàcǎotángsōng

翻译
在洛阳归乡的路上,心中怀念着西部的两位朋友。
戴着斗笠走在河岸积雪中,身披虢城钟声般的风衣。
冬日里,睡鸭漂浮在冰冷的水面,山间的樵夫走出远方的山峰。
我期待能给家乡带来变化,守护好草堂边的松树。
注释
洛下:洛阳。
归去:归乡。
关西:西部地区。
二龙:两位朋友。
笠:斗笠。
漫:覆盖。
河岸雪:河岸积雪。
衣着:穿着。
虢城钟:虢城风衣(形容声音如钟鸣)。
睡鸭:冬眠的鸭子。
浮寒水:漂浮在冷水中。
樵人:樵夫。
贺:期待。
化闾俗:改变风俗。
护取:守护。
草堂松:草堂边的松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归乡的景象和心境。"洛下因归去,关西忆二龙"表达了诗人离开洛阳,向西行进时对故土的情愫和对二龙山的怀念。这里的“二龙”可能是指某个地名或景观,而非具体的两条龙。

接下来的"笠漫河岸雪,衣着虢城钟"则描写了诗人在河岸边行走时的情景,头戴斗笠,身穿长衣,与虢城的钟声相伴。这里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刻画,也透露出诗人的孤独和淡泊。

"睡鸭浮寒水,樵人出远峰"是对冬日景象的生动描绘,睡在水面上的鸭子和从远山中出来砍柴的人,都充分展现了诗人观察自然的细致眼光与深厚情感。

最后两句"贺当化闾俗,护取草堂松"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融入平凡的生活,并珍惜那份简朴与自然的联系。这里的“化闾”指的是归隐田园,而“草堂松”则象征着诗人的隐居之地和他对自然的依恋。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幽深,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作者介绍
李洞

李洞
朝代:唐   字:才江

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猜你喜欢

寿王山人子英·其二

宅寄吴山外,筹添越海傍。

玉壶悬大药,金匮谒长桑。

紫府青牛驻,玄关白鹤翔。

东风门第在,拂面杏花芳。

(0)

赠耿中官

萍梗淮圻北,桑弧碣石东。

心长悬魏阙,疏屡入隋宫。

色相三途幻,因缘四大空。

侯鲭频日餍,拂袂近春风。

(0)

送赵别驾

参军曾入幕,别驾复移舟。

渌水莲花隔,清溪杜若留。

莺声吴甸晓,骑火粤山秋。

好作师雄梦,罗浮问旧游。

(0)

挽杨明府遇二首·其二

一病归何早,空斋种白杨。

尚期中散出,不谓太玄亡。

旧宅扃南院,新阡树北邙。

乍宵邻笛过,涕泪尽山阳。

(0)

哭大中丞滕公八首·其八

念载门人籍,千秋国士期。

长镵惊老大,短褐愧支离。

宿草孤帆近,生刍一剑迟。

殊恩何日报,恸绝大江湄。

(0)

哭大中丞滕公八首·其二

绝学传邹鲁,洪都陋汉唐。

君王悲大树,父老泣甘棠。

百万清油底,三千绛帐傍。

尚思龙起日,风雨动南阳。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