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载门人籍,千秋国士期。
长镵惊老大,短褐愧支离。
宿草孤帆近,生刍一剑迟。
殊恩何日报,恸绝大江湄。
念载门人籍,千秋国士期。
长镵惊老大,短褐愧支离。
宿草孤帆近,生刍一剑迟。
殊恩何日报,恸绝大江湄。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的《哭大中丞滕公八首》中的第八首,表达对已故大中丞滕公的深切哀悼之情。诗中以沉痛的笔触,描绘了对逝者的怀念与感慨。
首句“念载门人籍”,表达了对滕公作为门人的尊敬与怀念,暗示滕公在世时对后辈的教诲与影响。接着“千秋国士期”一句,寄托了对滕公作为国家栋梁之才的期待与敬仰,强调了滕公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长镵惊老大,短褐愧支离”两句,通过描述滕公年老体衰、生活简朴的情景,表达了对滕公晚年境遇的同情与感慨。同时,“长镵”与“短褐”也象征着滕公的勤勉与朴素品质,进一步凸显了他对国家与人民的贡献。
“宿草孤帆近,生刍一剑迟”两句,运用了典故,表达了对滕公逝世的哀痛之情。“宿草”指墓草,“孤帆”比喻滕公的离去,“生刍”与“一剑”分别借指祭品与武器,暗示了滕公虽已去世,但他的精神与功绩将永存人间。这两句诗情感深沉,寓意丰富,展现了诗人对滕公的深切怀念与崇敬。
最后,“殊恩何日报,恸绝大江湄”表达了对滕公的感激之情以及未能报答其恩德的遗憾。诗人站在大江边,悲痛欲绝,表达了对滕公的无限哀思与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滕公生平事迹的回顾与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对国家栋梁之才的崇高敬意。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富有深意,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悼亡之作。
渡江一马为龙,原来却是牛家子。
石头城下,纷纷拥戴,真同儿戏。
忽自冰天,潜来黄犊,神姿英异。
奈真龙下殿,俄成假鹄,谁识得,阴谋秘。
更有名藩故剑,出兵间、飞蓬双髲。
上书无路,掖廷私狱,持冤入地。
玉树歌残,雀航烽合,奄然王气。
只东城老父,白头亲见,下铜仙泪。
居然入画。奈生成薄命,浪开虚谢。
荒岸野坡,一幅斜阳天边挂。
沙蒙尘锁朝还夜,从未识、朱阑翠架。
香微色淡,不亲蜂蝶,并忘春夏。娇姹。
纤红碎白,也时来傍,废楼颓榭。
歌舞已空,不见云鬟簪珠帕。可怜空衬王孙马。
在十里、短长亭下。凄凄抱影无言,东风过也。
水村兼味,是朱樱玉笋,晚春风物。
园品翻同天上种,萧索荒厨尘壁。
竹马童乌,清吟信口,脆响如裁雪。
今能尔尔,小坡他日诗杰。
少待瓜架条滋,菜畦甲长,缸面清香发。
再把汉书亲点授,熟记项刘兴灭。
听汝澜翻,恣余酣畅,没帻濡头发。
指看窗外,玉盘新样佳月。
中原万姓岂愁饥,天遣公来任抚绥。
在处流亡俱引领,会看愁苦变雍熙。
甘霖终慰群生望,草芥能忘一日知。
野史大书消几句,汉江那用更沉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