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匣金为缕,银钩石作铭。
短歌伤薤曲,长暮泣松扃。
事往昏朝雾,人亡折夜星。
忠贤良可惜,图画入丹青。
玉匣金为缕,银钩石作铭。
短歌伤薤曲,长暮泣松扃。
事往昏朝雾,人亡折夜星。
忠贤良可惜,图画入丹青。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创作的《武三思挽歌》,是一首哀悼之作,通过对逝者的物品和生活片段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逝者忠贤品质的赞美与惋惜。
“玉匣金为缕,银钩石作铭。”这一句通过对贵重物品的描写,展示了逝者的高贵身份和其珍视的物品。玉匣和金缕、银钩和石铭都是价值非凡的器物,用以比喻逝者品格的纯洁和尊贵。
“短歌伤薤曲,长暮泣松扃。”这里则通过对音乐与自然景观的联想,传达了作者内心的哀伤。短歌和长暮分别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有限,而薤曲(一种植物)和松扃(古代门上的栓子)则是自然界中易逝去的事物,用以比喻逝者的早夭。
“事往昏朝雾,人亡折夜星。”这一句则直接表达了对逝者不幸离世的哀悼。昏朝雾和夜星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消散,用以强调逝者的离开是一种难以挽回的损失。
“忠贤良可惜,图画入丹青。”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对逝者忠贤品质的高度评价。逝者之所以令人惋惜,在于其德行和才能都值得被永恒纪念,而“图画入丹青”则是将这些美好品质通过艺术手法永远保存下来。
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深情的笔触,寄托了作者对逝者忠贤之士的哀思与怀念。
才下多阨穷,地僻罕人客。
半生走四海,竟无第一策。
暮年忽大悟,惟有紧闭门。
朝作一池墨,弄笔招羁魂。
初若奔騄骥,忽如掣蛟鲸。
鬼神森出没,雷雨更晦明。
飞扬兴已极,投笔径就床。
酣酣一枕睡,不觉幽梦长。
手携避秦人,行上腰带鞓。
下视河流黄,仰看天宇青。
大呼自惊觉,夜半灯欲死。
茆檐雨点滴,身乃在万里。
挑灯影突兀,顾问汝是谁。
留侯虽强食,轻举亦何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