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以端溪水岩小砚寄戴观察怡涛系之以长歌》
《以端溪水岩小砚寄戴观察怡涛系之以长歌》全文
明 / 陈恭尹   形式: 古风

昔人只重端溪紫,今之水岩胜于始。

始犹所采皮肉间,山骨琢尽兹其髓。

一阳生后天益寒,牂牁江落风林乾。

崖枯峡浅洞门出,中有积水蛟龙蟠。

良工斤斧重泉下,石室无光朝亦夜。

千枝列炬照人行,万指悬壶向江泻。

金钱之费日不訾,冬春之际能几时。

瑕瑜况复不相掩,非具大力安能为。

崇祯之中熊开府,迩者名藩亦时取。

后先疏凿分东西,文采精华并千古。

往时蕉白称极佳,今人指点寻青花。

以兹相石亦未尽,必有生气如云霞。

拊不留手柔无骨,墨质愈坚磨愈发。

宋坑宣德虽尚存,粗则伤毫细则滑。

伯乐一顾冀马空,世间所患无追风。

寄公一片虽小品,由来亦自蛟龙宫。

茆斋久伴书生穷,咿唔吟啸不可终。

去兹卑陋依尊崇,使君声韵如钟镛。

挥毫落纸生蜺虹,况今持宪出乘骢。

秋霜春露一言中,非汝孰与成厥功。

呜呼,挽回造化良不易,补天亦属人能事,五色之石将无是。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创作,名为《以端溪水岩小砚寄戴观察怡涛系之以长歌》。诗中通过对一块端溪水岩小砚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艺术珍品的赞美。

诗的开头便对比了古人对端溪紫砚的偏爱与现代水岩砚的超越,强调了水岩砚的独特价值。接着,诗人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精细的工艺描述,展现了砚台的制作过程和其内部结构的复杂性。随后,诗人进一步探讨了制作砚台所需的高昂成本和精湛技艺,以及其在不同季节使用时的适宜性。

诗中还提到了历史上的重要人物——熊开府和名藩,他们对砚台的重视和收集,体现了砚台在文化中的地位。诗人通过比较不同砚台的特点,强调了水岩砚的独特之处,并对其质地和墨迹的反应进行了细致的描绘。

最后,诗人以寓言的方式,将砚台比作蛟龙宫中的宝物,表达了对友人戴观察的尊敬和期待,希望他能够欣赏并珍藏这份礼物。同时,诗人也借机表达了自己在文学创作中的追求和对友人声望的赞誉,以及对未来作品成就的期待。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对艺术品的深刻理解,也蕴含了对友情、艺术和文化的深情厚意,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和人文情怀。

作者介绍

陈恭尹
朝代:清

猜你喜欢

瑞鹤仙.赵文升席上代去姬写怀

楚云分断雨。问那回、因甚琴心先许。匆匆话离绪。

正花房蜂闹,著春无处。残歌剩舞。

尚隐约、当时院宇。

黯消凝、铜雀深深,忍把小乔轻误。休赋。

玉尊别后,老叶沈沟,暗珠还浦。欢游再数。

能几日、采芳去。

最无端做了,霎时娇梦,不道风流恁苦。

把馀情、付与秋蛩,夜长自语。

(0)

壶中天/念奴娇.客中寄友

西秦倦旅。是几年不听,西湖风雨。

我托长镵垂短发,心事时看天语。

吟箧空随,征衣休换,薜荔犹堪补。

山能招隐,一瓢闲挂烟树。

方叹旧国人稀,花间忽见,倾盖浑如故。

客里不须谈世事,野老安知今古。

海上盟鸥,门深款竹,风月平分取。

陶然一醉,此时愁在何处。

(0)

木兰花慢.归隐湖山,书寄陆处梅

二分春是雨,采香径、绿阴铺。

正私语晴蛙,于飞晚燕,闲掩纹疏。

流光惯欺病酒,问杨花、过了有花无。

啼鴂初闻院宇,钓船犹系菰蒲。林逋。树老山孤。

浑忘却、隐西湖。叹扇底歌残,蕉间梦醒,难寄中吴。

秋痕尚悬鬓影,见莼丝、依旧也思鲈。

黏壁蜗涎几许,清风只在樵渔。

(0)

诸公咏探春花二首·其一

飞琼将命下瑶台,欲探新春口未开。

刚被东风留住著,却酡醉脸未归来。

(0)

柽桐二首·其一

百花耐久说柽桐,选甚薰风秋雨中。

谁道花无红十日,此花日日醉潮红。

(0)

南乡子.和谢福娘

暖日未斜西。正是迷花殢酒时。

红药雕阑呈冷艳,依稀。花重枝柔压半敧。

相对耍猴儿。一捻幽芳劝酒卮。

魏紫姚黄来觑着,方知。准拟今宵醉伴妻。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