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里薄田汾曲庐,儿曹堪垦亦堪居。
惟应水竹并风月,尚属先生未属渠。
甫里薄田汾曲庐,儿曹堪垦亦堪居。
惟应水竹并风月,尚属先生未属渠。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次韵赵克勤《吏部六首》中的第一首。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描绘一幅田园生活的图景,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归隐田园的情怀。
"甫里薄田汾曲庐,儿曹堪垦亦堪居。" 这两句描写了一个宁静的乡村景象,诗人拥有自己的田地和小屋,这里的“甫”是一种古代的量词,表示数量不多,表明这片田地不大;“汾曲庐”形容房屋所处的地势是曲折的水边。孩子们在田埂上嬉戏,也是在这种自然环境中成长。
"惟应水竹并风月,尚属先生未属渠。" 这两句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情感寄托。“水竹”指的是水边的竹子,“并风月”则是说这些自然景物与风和月亮相伴。最后一句“尚属先生未属渠”中,“尚属先生”可能是在强调这片田园生活还属于诗人自己,而没有被外界所干扰。
整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希望保持内心的独立和自由。
水贵有节制,弗取一往流。
石坝贮盈科,泉源犹上头。
数顷宛成湖,其心亭实楼。
制俭于明圣,所喜名清幽。
进舟无暇登,隔岸与目谋。
忆我三巡浙,湖心句每留。
此诚近而便,曾未一再游。
忽近而事远,皆然我亦犹。
忪如为之惧,于政其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