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桥才过石门遭,仍步丹梯百级高。
尘世烦嚣那许到,祗闻谡谡泛松涛。
野桥才过石门遭,仍步丹梯百级高。
尘世烦嚣那许到,祗闻谡谡泛松涛。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探访一处名为“创得斋”的地方时所见的自然美景与内心感受。首句“野桥才过石门遭”,以“野桥”和“石门”为引子,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氛围。接着,“仍步丹梯百级高”描述了作者继续攀登的过程,通过“丹梯”这一意象,既展现了山路的蜿蜒曲折,也暗示了探索未知的勇气和决心。
“尘世烦嚣那许到”,一句转折,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疏离感,强调了远离尘嚣、寻求心灵宁静的愿望。最后,“祗闻谡谡泛松涛”,以“谡谡”形容风吹松林的声音,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心灵自由的追求,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自然与内心的双重探索。
何郎冰雪照青春,应敌皆言笔有神。
鲁国儒人何独少,元君画史故应真。
百年冠盖风云会,万里山川日月新。
可但诸公能品藻,会须天子擢平津。
华阳仙伯有茆卿,官府今传在赤城。
三鹤不归犹地胜,二君能到亦心清。
诗中慷慨悲陈迹,篇末慇勤奖后生。
遥想青云知可附,坐看闾巷得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