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若芷大家·其二》
《赠若芷大家·其二》全文
清 / 柳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旃檀云气涌香台,莲漏初残贝叶开。

丈室扫除容宝座,散花天女故应来。

(0)
翻译
旃檀木的香气在香台上蒸腾,莲花漏壶的水滴刚刚滴完,贝壳的封面也打开了。
宽敞的室内打扫干净,准备迎接尊贵的座位,散花的天女自然会降临。
注释
旃檀:一种珍贵的木材,有香气。
云气:形容香气浓郁如云。
香台:放置香料燃烧的平台。
莲漏:古代计时器,以莲花装饰。
贝叶:指佛经书页,此处可能象征时间。
丈室:宽敞的大房间。
宝座:尊贵的座位,可能指佛像或神位。
散花天女:神话中的仙女,常持花散播吉祥。
故应来:按理说应该会到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精致的佛教仪式场景,充满了禅意和宗教氛围。开头两句“旃檀云气涌香台,莲漏初残贝叶开”通过对香台上旃檀木散发的香气与莲花般的时光流逝描写,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旃檀"是一种珍贵的香料,常用于佛教仪式中,象征着清净和高尚;"云气涌香台"则是对这种香气氤氲弥漫场景的生动描绘;"莲漏"指的是寺庙中的水钟,用以计时,这里形容时间的流逝如同荷叶初开,既表达了时间的短暂,也映射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情怀。

第三句“丈室扫除容宝座”则描绘了一幅准备佛事的场景。“丈室”是佛寺中的禅房或小室,这里的“扫除”意味着清洁和准备,而“容宝座”则指的是为佛像或高僧准备的宝座,显示了对宗教仪式的重视与敬仰。

最后一句“散花天女故应来”,通过描写天女散花的情景,表现了一种期待与欢迎。"散花天女"在这里象征着一种神圣而美好的降临,而“故应来”则表明了这种到来的必然性和预期的美好。

整体看来,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幅佛教仪式的画面,而且通过对细节的精致描写,传达出一种敬畏、宁静与期待的情感。

作者介绍

柳是
朝代:清

猜你喜欢

赠蔡茂材贯之子与

蔡家五千卷,藏向石庵中。

讲诵令几日,飘零随陨风。

隔垣孤响度,别井暗泉通。

安得无爻象,与将吾道东。

(0)

除夜立春

别岁传佳话,论文忆旧盟。

黄柑凝腊酿,爆竹带春声。

节序有终始,儿童争送迎。

此身强健在,列炬到天明。

(0)

剑舞

荧荧巨阙。左右凝霜雪。

且向玉阶掀舞,终当有、用时节。唱彻。人尽说。

宝此制无折。内使奸雄落胆,外须遣、豺狼灭。

(0)

鹧鸪天·其三

搭柳栏干倚伫频,杏帘胡蝶绣床春。十年花骨东风泪,几点螺香素壁尘。

箫外月,梦中云,秦楼楚殿可怜身。新愁换尽风流性,偏恨鸳鸯不念人。

(0)

杏花天·其四

扇香曾靠腮边粉。旧尘埋、月轮有晕。

南风未似愁来近。前事临窗隐隐。

凉花畔、云歌露饮。梦断了、终难再问。

鸳鸯带上三生恨。将泪揩磨不尽。

(0)

水龙吟·其三淮西重午

会昌湖上扁舟,几年不醉西山路。

流光又是,宫衣初试,安榴半吐。

千里江山,满川烟草,薰风淮楚。

念离骚恨远,独醒人去,阑干外,谁怀古。

亦有鱼龙戏舞。艳晴川、绮罗歌鼓。

乡情节意,尊前同是,天涯羁旅。

涨渌池塘,翠阴庭院,归期无据。

问明年此夜,一眉新月,照人何处。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