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柳栏干倚伫频,杏帘胡蝶绣床春。十年花骨东风泪,几点螺香素壁尘。
箫外月,梦中云,秦楼楚殿可怜身。新愁换尽风流性,偏恨鸳鸯不念人。
搭柳栏干倚伫频,杏帘胡蝶绣床春。十年花骨东风泪,几点螺香素壁尘。
箫外月,梦中云,秦楼楚殿可怜身。新愁换尽风流性,偏恨鸳鸯不念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史达祖的《鹧鸪天》之三,属于中晚唐以后词风格的一种体现。全诗采用了豪放与婉约相结合的艺术手法,通过对春夜情景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对逝去美好事物的不舍。
首句“搭柳阑干倚伫频”中,“搭柳”指的是攀摘柳枝,“阑干”是栏杆,“倚伫”则表示依靠、停留。这里通过描写诗人在春夜中的情景,表达了一种悠闲自得的情绪。
接着“杏帘胡蝶绣床春”一句,以“杏帘”、“胡蝶”和“绣床”三者构成一个温馨的春夜场景。“杏帘”指的是用杏木制成的窗棂,“胡蝶”则是古代对蝴蝶的一种称呼,暗示着春意盎然;而“绣床”则指精美的织物装饰之床,这里都是在描写一个温暖、美好的夜晚。
第三句“十年花骨东风泪”中,“十年花骨”形象地表达了岁月流逝、美好事物难以长存的哀愁,而“东风泪”则是春天里常见的细雨,借此来比喻诗人对过往美好的泪水。
接下来的“几点螺香素壁尘”一句,以“螺香”比喻书卷间散发的墨香,而“素壁尘”则象征了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淡忘,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之情。
至于“箫外月,梦中云”,这里通过对夜晚的描绘,传递了一种超脱现实、追寻心灵寄托的情感。“箫外月”指的是窗外明亮的月光,“梦中云”则是诗人在梦境中的漂浮之物,这两者共同营造出一种恍惚与遥远。
最后,“秦楼楚殿可怜身。新愁换尽风流性,偏恨鸳鸯不念人”,这段落中,“秦楼楚殿”指的是古代的建筑,是诗人所处之地,而“可怜身”则是对自己身世的哀叹。“新愁换尽风流性”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和变化,而“偏恨鸳鸯不念人”则是借用古代传说中鸳鸯鸟(即天鹅)对人的记忆来抒发诗人对友情、爱情或往昔时光的留恋。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景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心理世界,是一篇集豪放与婉约于一身的佳作。
一言悟汉祖,千户遂封娄。
士穷必有遇,荣悴交相酬。
堂堂张公子,谢事岁几周。
不作折腰能,每怀糊口忧。
才华贾马上,风味陶谢俦。
舌在吾不患,已矣勿浪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