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来桃李妍,春风乃知己。
时去桃李萎,春华俱梦寐。
芳菲气不齐,一一理犹是。
何如松与柏,无荣亦无悴。
浮生寄旅亭,万事若流水。
富贵等空花,灭没无足纪。
身前苟遗臭,身后乌可洗。
我愿为松柏,不愿为桃李。
长保千岁姿,盘根涧阿底。
时来桃李妍,春风乃知己。
时去桃李萎,春华俱梦寐。
芳菲气不齐,一一理犹是。
何如松与柏,无荣亦无悴。
浮生寄旅亭,万事若流水。
富贵等空花,灭没无足纪。
身前苟遗臭,身后乌可洗。
我愿为松柏,不愿为桃李。
长保千岁姿,盘根涧阿底。
这首诗通过对比桃李与松柏的不同命运和特性,表达了诗人对于坚贞不渝、永恒不变的精神状态的向往和赞美。诗中“时来桃李妍,春风乃知己”描绘了桃李在春天到来时盛放的景象,显示出它们与春风之间的密切关系。而“时去桃李萎,春华俱梦寐”则表现了桃李随着季节的流逝而凋零的状态,这种生长、繁荣又衰败的过程,被诗人比喻为人生的无常和虚幻。
“芳菲气不齐,一一理犹是”表达了对自然界中事物不平等命运的感慨。紧接着,“何如松与柏, 无荣亦无悴”则提出一个对照:松柏不同于桃李,它们不随四季盛衰,不以繁花或枯萎来标志自己的价值。
“浮生寄旅亭,万事若流水”这一句,用漂泊的旅人和流水比喻生命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接着,“富贵等空花,灭没无足纪”进一步指出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都像春天的花朵一样,终将凋谢,不值珍惜。
“身前苟遗臭,身后乌可洗”则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即使在世时留下不好的名声,在死后也无法清洗。最后,“我愿为松柏,不愿为桃李。长保千岁姿,盘根涧阿底”表达了诗人内心对于坚持自我、永恒不变的向往,以及对那些能够长久屹立、不随外界变化而动摇的品质的赞美。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自然物象的对比,抒写了诗人对于人生真谛和生命意义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