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古之贤臣,条奏水旱事。
今也不藉一,吾勤咨已备。
兵戈亦幸无,敢侈承平瑞。
恤农时惕心,始终励吾志。
惟古之贤臣,条奏水旱事。
今也不藉一,吾勤咨已备。
兵戈亦幸无,敢侈承平瑞。
恤农时惕心,始终励吾志。
此诗出自清朝乾隆皇帝弘历之手,名为《即事三首(其三)》。诗中表达了对古代贤臣勤政为民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当前国家安宁、百姓安乐局面的欣慰与满足。
首句“惟古之贤臣,条奏水旱事”,诗人以古代贤臣为榜样,强调他们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处理,特别是对于水旱灾害这类关乎民生的重大问题,能够及时提出建议和解决方案。这种对国家和人民福祉的高度责任感,是诗人所推崇的。
接着,“今也不藉一,吾勤咨已备”两句,转而表达自己作为君主,已经充分准备并咨询了各种意见,确保国家的各项事务得以妥善处理。这里的“不藉一”可能暗含着对过去某些决策或情况的反思,强调在现今时代,通过广泛咨询和准备,可以避免过去的失误,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兵戈亦幸无,敢侈承平瑞”则进一步描绘了当前社会的和平景象。在经历了战争之后,诗人庆幸现在没有战争,国家处于和平状态,并不敢轻易地夸耀这种和平带来的好运,而是深知和平来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和维护。
最后,“恤农时惕心,始终励吾志”表达了诗人对农业生产的关注以及对国家治理的决心。在诗人看来,农业是国家的基础,农民的福祉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在任何时候,都应保持警惕之心,不断激励自己的意志,致力于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推动农业的发展,从而确保国家的繁荣昌盛。
整首诗体现了弘历作为一位帝王对国家治理的深思熟虑,以及对古代贤臣智慧的景仰,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当前社会现状的满意和对未来发展的期待。
博士才名贺白流,讵应蚤计到菟裘。
宫中未索清平调,海上聊为汗漫游。
隐几饱看山变态,开轩惟对竹清脩。
买邻有志嗟无力,肯与羊昙共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