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德以默,柷响在和。含其幽郁,激为抗歌。
平川邈碧,北山峨峨。思远若近,怅望则那。
琴德以默,柷响在和。含其幽郁,激为抗歌。
平川邈碧,北山峨峨。思远若近,怅望则那。
这首诗《琴德》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琴声的描绘,展现了深邃的情感与意境。
首句“琴德以默,柷响在和”,以琴声的静默与柷(古代乐器)的和谐响声开篇,暗示了琴乐的内在精神与外在音韵的统一,引出对琴德的深刻思考。
“含其幽郁,激为抗歌”两句,描述了琴声中蕴含的深沉情感,从幽郁到激昂的转变,仿佛是内心情感的释放与表达,通过音乐得以抒发。
“平川邈碧,北山峨峨”运用自然景观的对比,平川的广阔与北山的高耸,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外界的壮丽,形成了一种宁静与雄伟并存的意象。
“思远若近,怅望则那”则表达了思念之情,即使距离遥远,心却仿佛近在咫尺;而面对远方,心中充满了怅然与期盼,这种情感的细腻描绘,让人感受到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
整体而言,《琴德》一诗通过对琴声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情感、自然与艺术之间深刻联系的感悟,以及对内心世界复杂情感的深刻探索。
元老留司卧雒阳,谏官通理辍鸳行。
仲宣旧佐红莲幕,裴度新开绿野堂。
几处古碑停马读,到时春笋约僧尝。
香山居士真容在,为我公馀奠一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