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月七日偶书》
《九月七日偶书》全文
宋 / 吕南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愁里光阴不觉忙,忽闻时节近重阳。

绝无閒药拟衰疾,才检旧衣防早霜。

未必此生专冷落,漫因往事巧思量。

呼僮閒赏篱边菊,并括忧端付一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时光匆匆、季节更迭时内心的复杂情感。首句“愁里光阴不觉忙”,诗人以“愁”字开篇,点明了内心的沉重与不安,同时暗示出时间的流逝似乎并未被察觉,流露出一种对时间飞逝的无奈感。

接着,“忽闻时节近重阳”一句,通过“忽闻”二字,表现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重阳节的意外发现,以及由此引发的某种期待或感慨。重阳节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特定的意义,常与登高、赏菊、饮菊花酒等习俗相关联,因此这一句不仅提到了季节的变化,也暗含了诗人对传统节日的怀念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绝无闲药拟衰疾,才检旧衣防早霜”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他似乎在为身体的衰老和季节的变换做着准备,既没有多余的药物来对抗可能的疾病,也没有多余的衣服来抵御即将到来的寒冷。这两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易逝、岁月无情的深刻体悟。

“未必此生专冷落,漫因往事巧思量”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和对过去的反思。尽管当前的生活可能显得有些孤寂和冷清,但诗人并不完全认同这种状态,而是选择通过思考过去的事情来寻找生活的意义和乐趣。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最后,“呼僮闲赏篱边菊,并括忧端付一觞”两句,是诗人情感的集中释放。他邀请仆人一同欣赏篱笆边盛开的菊花,借饮酒来暂时忘却心中的忧愁。菊花在古代诗歌中常被视为高洁、坚韧的象征,这里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也寄托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时间、生命、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乐观态度和自我调适能力。

作者介绍
吕南公

吕南公
朝代:宋

吕南公(约1047--1086),字次儒,简称南公。建昌军南城县丰义乡人(今江西黎川县裘坊乡一带)。北宋文学家。博涉丰富,书无不读,为文不喜缀缉陈言。熙宁中,(公元1073年左右)士方推崇王肃、马融、许慎之业,剽掠临摹之艺大行,独南公不能逐时好。一试礼闱不遇,遂退而乐室灌园,益著书,且借史笔以寓贬,以斧名齐。元佑初,(公元1086年)立十科士,曾肇疏称之欲命以官,旋卒。南公著有灌园集二十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猜你喜欢

赋得灯火新凉催夜织

炎热使人畏,饥寒使人忧。

王孙六月发饮冰,烈火赤汗无与谋。

王孙重燠樵牧寒,上天不分青白眸。

邻家秦女夜歌舞,饮酒高楼击鼍鼓。

夭姬学唱竹枝辞,铁板老优翻鹦鹉。

老夫茅堂灯一辉,小儿书罢妻率机。

粗布大帛愿不失,夜深相对有牛衣。

(0)

回龙放生

梵入寒空静,江天一望微。

生公曾说法,开士亦皈依。

去鸟闻金粟,行人折露薇。

持将同异意,晚映落霞归。

(0)

三堂诗·其五五老山堂

阿五皤然老,尝游五老峰。

归来环堵内,高卧对云松。

(0)

又续锁柳沈灯引

烟锁池塘柳,钟沈台榭灯。

灯心红缕密,柳眼绿波澄。

(0)

诏拟初唐应制

万里乘龙正御天,四方归马诏安边。

铙歌昔奏之回曲,镐燕新书卜雒年。

衮色旦披临玉帛,炉香风静肃貂蝉。

臣称圣寿沾三爵,还向明堂缀五篇。

(0)

江上

人间不得意,江上往还来。

雨至潮初长,帆归烟未开。

荆吴占利涉,南北满云雷。

惟有残僧苦,茫茫渡一杯。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