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诏拟初唐应制》
《诏拟初唐应制》全文
明 / 陈子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万里乘龙正御天,四方归马诏安边。

铙歌昔奏之回曲,镐燕新书卜雒年。

衮色旦披临玉帛,炉香风静肃貂蝉。

臣称圣寿沾三爵,还向明堂缀五篇。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宏大的帝王气象与盛世景象。开篇“万里乘龙正御天”,以“乘龙”象征帝王的威仪与超凡脱俗,展现出君主驾驭万里的辽阔境界和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四方归马诏安边”,则展现了四面八方的臣民归顺,国家边境安定的和谐局面。

接着,“铙歌昔奏之回曲,镐燕新书卜雒年”,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既赞美了先王的功绩,也预示着新的盛世即将来临。其中,“铙歌”代表了古代的乐章,暗示着音乐的和谐与盛世的来临;“镐燕”则是周武王在镐京宴请诸侯的历史事件,象征着国家的团结与繁荣;“卜雒年”则预示着在洛邑(洛阳)将会有新的纪元开始。

“衮色旦披临玉帛,炉香风静肃貂蝉”,进一步描绘了帝王的服饰庄严与仪式的庄重。衮服是古代帝王的礼服,玉帛代表着祭祀的神圣与尊贵;炉香与风静,则营造出一种肃穆而祥和的氛围,体现了帝王的威严与国家的稳定。

最后,“臣称圣寿沾三爵,还向明堂缀五篇”,表达了臣子对帝王长寿的祝福以及对帝王文治武功的颂扬。通过“三爵”这一古代礼仪中的饮酒环节,形象地表现了臣子对帝王的敬仰之情;“明堂”是中国古代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此处象征着帝王的文治;“缀五篇”则意味着臣子为帝王撰写颂歌,进一步彰显了帝王的丰功伟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帝王形象、国家安定、历史典故、礼仪仪式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盛世的向往与赞美,同时也体现了对帝王权威的尊重与臣子忠诚的表达。

作者介绍

陈子升
朝代:明

(1614—1673)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猜你喜欢

何文徵山斋杂咏·其一鸟鸣涧

粼粼涧中石,嘉木郁繁阴。

好鸟时相和,悠然静者心。

(0)

追赠何嵩玄先生·其一

当年词赋满中原,回首先生此道尊。

书自名山成往事,人从禅草忆文园。

西州已愧生前路,北海空怜死后尊。

怀古况当逢岳降,感时聊为一招魂。

(0)

秋夜不寐因念幼度从弟方在远行赋此寄忆并答见寄·其一

凉风起林薄,不寐月当楼。

念子远为别,思乡况属秋。

逃虚身似鹤,乘兴夜宜舟。

寂寂空相望,劳歌谁为酬。

(0)

秋前三日送刘良倩还五羊

故山非不好,难系远游情。

酒逐春心尽,愁连秋草生。

羁怀三径竹,花事五羊城。

别后看明月,思君磬一声。

(0)

秋日安国伯友诸子过饮古松树下是夕忽大风雨

十约九不至,秋风君自来。

真成人外赏,堪作夜深回。

池影摇空翠,松阴送晚雷。

坐看云雨合,萧瑟到衔杯。

(0)

春兴·其二

数椽荫绿野,一径俯寒流。

幽况澹于水,高怀虚似舟。

佳人芳草佩,仙客紫云裘。

吾欲乘风去,相随到十洲。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