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桥松径入招提,尽道分明是虎溪。
却恨归鞍太匆促,不能月下听猿啼。
石桥松径入招提,尽道分明是虎溪。
却恨归鞍太匆促,不能月下听猿啼。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游览罗源护国院时的所见所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之美。
首句“石桥松径入招提”,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幽深的画面:一条由石桥和松树构成的小径通向一座寺庙(招提),暗示着旅程的开始,以及通往内心宁静的旅程。这里的“招提”通常指佛教寺院,隐含了对精神寄托和心灵栖息地的向往。
次句“尽道分明是虎溪”,通过引用庐山著名的“虎溪三笑”的典故,巧妙地将罗源护国院与庐山相联系,暗示此处同样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故事,让人联想到智者间的对话与思想的碰撞,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智慧与真理的氛围。
后两句“却恨归鞍太匆促,不能月下听猿啼”,表达了作者对旅程匆匆结束的遗憾之情。他希望时间能够慢一些,以便能更深入地体验这片土地的自然之美和历史韵味。特别是“月下听猿啼”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美,也暗含了对自然之音的欣赏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和人文历史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感慨,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美学的独特追求。
一雨一番新,非关鼓铸频。
纵多难赠客,便失不猜人。
遍地未为富,满阶那济贫。
买愁须有为,酤酒断无因。
散处如筹计,重时似索陈。
不能赒己急,何暇更赒亲。
云卧衣裳冷。看萧然、风前月下,水边幽影。
罗袜尘生凌波去,汤沐烟江万顷。
爱一点、娇黄成晕。
不记相逢曾解佩,甚多情、为我香成阵。
待和泪,收残粉。灵均千古怀沙恨。
恨当时、匆匆忘把,此仙题品。
烟雨凄迷僝僽损,翠袂摇摇谁整。
谩写入、瑶琴幽愤。
弦断招魂无人赋,但金杯的皪银台润。
愁殢酒,又独醒。
昔岁原伯鲁,前日棘子成。
所谓悉常事,野哉亦苟生。
岂知负孔圣,义理如何行。
善饭斯为福,食肉其堪盲。
六籍漫不省,千载谁辨明。
秦时害文维法吏,赵高趑趄诳当世。
小夫无知信可耻,大官不学粗且鄙。
深思博问如其智,精义入神以致治。
从来廊庙须奇策,乃用弓戈为快意。
孔明泽中梁甫吟,著表行师肯倩人。
吕蒙孜孜窥往事,知新益解图当今。
横槊胡为忘试艺,不文不武伊何遵。
嗟予贫贱年将老,学古忧时满怀抱。
斯民陷溺岂无说,天下复平要有道。
子思立教自明诚,伯业华巅愈贪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