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月二十八日枣柏大士生辰用达本情忘知心体合为韵作八偈供之时在建康狱中·其二》
《三月二十八日枣柏大士生辰用达本情忘知心体合为韵作八偈供之时在建康狱中·其二》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古风

句中开活路,要汝到根本。

如射中百步,巧力观者奋。

箭锋相直时,何尝落思忖。

相逢伫思间,雪峰毬子辊。

(0)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思想为底蕴,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和修行路径的独特见解。

“句中开活路,要汝到根本。” 开篇即点明了修行的关键在于找到生命的真正源头,而非表面的言语或形式。这里的“活路”指的是通向内心深处、直达生命本质的道路,而“根本”则是指生命的根源或核心。

“如射中百步,巧力观者奋。” 这一句通过射箭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修行过程中需要的技巧与力量。射箭不仅要精准,还需要力量与技巧的完美结合,才能让观者为之振奋。在这里,“射中百步”象征着修行者在心灵深处的精准洞察,而“巧力”则代表了内在的智慧与力量。

“箭锋相直时,何尝落思忖。” 箭射出时,箭头直指目标,无需过多思考,自然命中。这暗示了当修行者的心灵达到纯净状态时,自然会明白生命的真谛,无需过多的思虑与分析。

“相逢伫思间,雪峰毬子辊。” 最后一句以雪峰滚动的毬子为喻,形象地描绘了修行者在静默中与生命本质相遇的情景。毬子在雪峰上滚动,象征着修行者在内心的平静中,与生命的深层联系逐渐显现,如同毬子在雪地上留下痕迹一样,留下了深刻的领悟与体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传达了禅宗修行的核心理念——直接面对生命本质,无需过多的思考与分析,通过内心的平静与专注,自然能够洞悉生命的真谛。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一一七

本体无生,诸尘幻成。白发雪漫顶,青瞳秋在泓。

妙触出碍,机用超情。珠走不留影,谷虚还应声。

默默坐寒唯自照,天无四壁月三更。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二五六

默而藏,妙而光。月之轮窄,斗之柄长。

扶来草木春濡绿,夺去山川霜落黄。

相契可处,自然成章。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二六五

寒淡相依,清白住持。秋横两目,雪覆双眉。

老兔推月河汉阔,宾雁没烟星斗垂。

穷通有自,机用输谁。

消得而今一瞬,不须别唤沙弥。

(0)

禅人写真求赞·其三十一

曲木床头,心空默游。沙寒黄苇雪,风细白蘋秋。

静可久兮山瘠树老,动无羁兮云行水流。

(0)

禅人写真求赞·其六十八

握筇之像,对机之身。六根摄一处,三昧起诸尘。

蚌肠孕于月明之夜,蛰户开于雷动之春。

个般手段兮,分付善应之人。

(0)

禅人写真求赞·其二十七

双奋拳空,一担肩重。材本不堪,心元无用。

莺院华香,蜂房蜜冻。

喝时耳朵三日聋,扭处鼻头连岁痛。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