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夜不寐因念幼度从弟方在远行赋此寄忆并答见寄·其一》
《秋夜不寐因念幼度从弟方在远行赋此寄忆并答见寄·其一》全文
明 / 伍瑞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凉风起林薄,不寐月当楼。

念子远为别,思乡况属秋。

逃虚身似鹤,乘兴夜宜舟。

寂寂空相望,劳歌谁为酬。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秋夜难眠的情景,思绪万千,既有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又有对家乡的深深眷恋。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

首句“凉风起林薄”,以凉爽的秋风起于密林边缘,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接着,“不寐月当楼”一句,将诗人难以入眠的状态与明亮的月光映照下的高楼相连,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静谧与诗人的孤寂感。

“念子远为别,思乡况属秋”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此处指“幼度从弟”)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家乡的怀念。秋季的景色常常引发人们对故乡的回忆,诗人通过这一时节的描写,加深了情感的抒发。

“逃虚身似鹤,乘兴夜宜舟”则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飞翔的鹤,自由而超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渴望乘船夜游,寻找心灵的慰藉。这两句既展现了诗人的洒脱与追求,也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

最后,“寂寂空相望,劳歌谁为酬”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在这寂静的夜晚,只有空荡荡的期待与无尽的思念,而这份情感似乎无人能理解或回应。整首诗在深情与哀愁之间徘徊,让人感受到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伍瑞隆
朝代:明

伍瑞隆(一五八五 — 一六六六),字国开,号铁山,晚号鸠艾山人。香山(今中山)人。弱冠补弟子员。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解元。明思宗崇祯十年(一六三七)副榜。初授化州教谕,修《高州府志》,以信史称,擢翰林院待诏,迁户部主事,再迁员外郎,管仓场。十五年,任河南大梁兵巡道,旋署藩臬两司。谢病归。南明绍武帝立,拜太仆寺正卿。明亡,隐居邑之鸠艾山中。卒年八十二。善诗书画,有《临云集》、《辟尘集》、《少城别业近草》、《鸠艾山人赋》等。清康熙《香山县志》卷七、清乾隆《香山县志》卷六有传。
猜你喜欢

寄袭锦子

春风三月满汀洲,来看琼花忆壮游。

二十年前文墨社,思君不见过杨州。

(0)

西岩诗·其四

我爱西岩好,岩中动八荒。

五丁翻地轴,一矢射天狼。

(0)

有拳石类灵壁嵌谾可爱作盆池贮之庭中

湖上青山得共分,映空摇漾绿生文。

下蟠或有蛟龙窟,高踞疑空虎豹群。

雨后爱看封碧藓,月明如见吐游云。

九华雪浪留题品,愿附苍蝇次第闻。

(0)

昨弘治辛酉南畿秋试获识吴江钱廷辅廷佐兄弟若联珠骈璧文采映射心窃赏之既别去无从晤言时时往来于怀今嘉靖丁亥夏廷佐以扁舟访予江村始知廷辅方应郡贡去而廷佐先领正德己卯乡荐矣转盻三朝垂三十载而予亦老矣为之感叹次韵奉荅

秋风一曲伯牙琴,曾和鸣皋鹤在阴。

别后相思多梦寐,重逢今日是山林。

大鹏万里须抟海,骏马高台为筑金。

见说松陵富酬唱,直从皮陆到如今。

(0)

和宫端后渠玉亭赏莲之作

玉亭清切五云边,盆沼谁移玉井莲。

来赏正逢初过雨,倚看须著半含烟。

何妨绝代称君子,准拟前身是水仙。

四十年来同榜客,一尊相属醉花前。

(0)

别李时元下第

吴山苍苍共灯火,潞河悠悠即去途。

乍可后期还磊落,莫因远适悲江湖。

晴风浪摇四月麦,宿雨帆轻十幅蒲。

南国诗成须早寄,风尘清梦客楼孤。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