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流水,蹉跎鬓渐霜。
全家来上国,七载值三丧。
白玉函归日,青山是故乡。
双亲正丘首,孝义有辉光。
岁月如流水,蹉跎鬓渐霜。
全家来上国,七载值三丧。
白玉函归日,青山是故乡。
双亲正丘首,孝义有辉光。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孝子在亲人离世后,将遗骨送回故乡安葬的情景,充满了对逝去亲人的哀思与对孝道的坚守。首句“岁月如流水,蹉跎鬓渐霜”以流水比喻时间的流逝,鬓发的斑白象征着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衰老,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接着,“全家来上国,七载值三丧”描述了主人公为了生计或仕途远离家乡,七年中经历了三次丧亲之痛,体现了生活的艰辛与人生的无常。
“白玉函归日,青山是故乡”中的“白玉函”可能指的是棺材,这里用以形容归葬时的庄重与肃穆,同时也暗示了对逝者的尊重与怀念。“青山是故乡”则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即使身在他乡,心仍系于故土。最后,“双亲正丘首,孝义有辉光”点明了诗的主题——孝道。即使父母已逝,但他们的养育之恩和教诲之德永远铭记在心,孝顺的美德如同光辉,照亮了人生之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词语运用,展现了对亲人深深的思念以及对孝道的崇高颂扬,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悼亡之作。
扁舟北来太行左,拄颊微吟效《梁父》。
岱宗千里蔽浮云,湖波仿佛商羊舞。
冥鸿亦似畏惊涛,天半群呼声正苦。
春前堤岸今湖心,尚有禾苗碍柔橹。
主人诗情最高远,指点苍茫作怀古。
秦皇李斯安在哉,峄山碑断苍烟埋。
君看湖水乘秋涨,犹带咸阳暴气来。
客行在西吴,喧呼闻捉船。
云奉宪司票,取数须一千。
乌程县堂晓传鼓,县官排衙点船户。
东船西舫寂不行,里正如狼吏如虎。
行人坐守居人困,百里官塘断商贾。
罟师渔父都含愁,城南城北水断流。
千艘万橹城中集,苇岸芦港风悠悠。
大船竞输线,差役幸暂免。
小船无钱只一身,捉住支吾应供遣。
自从名隶公家籍,日日河头坐白日。
太仓合米聊入腹,谁为饔飧顾家室。
可怜有船何处撑,江干万众俱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