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树莺啼酒半醺,声声唤起杜司勋。
初三斜月今宵见,第一春雷昨夜闻。
愁欲遣时偏听雨,梦初回处尚疑云。
沈郎腰本无多少,又被东风瘦几分。
几树莺啼酒半醺,声声唤起杜司勋。
初三斜月今宵见,第一春雷昨夜闻。
愁欲遣时偏听雨,梦初回处尚疑云。
沈郎腰本无多少,又被东风瘦几分。
这首清代袁树的《伤春(其一)》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首句“几树莺啼酒半醺”,以几株树上黄莺的鸣叫和诗人微醉的状态,营造出春日慵懒而惬意的氛围。次句“声声唤起杜司勋”,借杜甫的典故,表达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仿佛莺啼在唤醒他对往昔的怀念。
“初三斜月今宵见,第一春雷昨夜闻”两句,通过描写初三分明的月亮和昨夜乍现的第一声春雷,展现了春天的渐入佳境,同时也暗含着诗人对季节更迭的敏感和对新旧交替的思考。
“愁欲遣时偏听雨,梦初回处尚疑云”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愁绪,雨声增添了愁意,而梦境中的迷离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迷茫。最后,“沈郎腰本无多少,又被东风瘦几分”以沈约自比,暗示自己因春风吹过而更加消瘦,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因伤春而产生的身体和情绪上的变化。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清末文人对春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