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拥鳌峰锦簇棚,蟾光须让九华灯。
君王宴坐芙蓉殿,万岁欢声涌颂声。
花拥鳌峰锦簇棚,蟾光须让九华灯。
君王宴坐芙蓉殿,万岁欢声涌颂声。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观灯的盛况,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与皇家的奢华。首句“花拥鳌峰锦簇棚”以生动的比喻,将繁花比作簇拥在鳌峰之上的锦绣棚架,形象地展现了元宵节灯会的壮观景象。接着,“蟾光须让九华灯”,通过对比,强调了元宵节灯火的辉煌,甚至超过了月光的照耀,突出了节日的热闹与喜庆。
“君王宴坐芙蓉殿”一句,点明了皇帝参与其中,坐在装饰精美的芙蓉殿中,享受着节日的盛宴。最后,“万岁欢声涌颂声”则表达了民众对皇帝的敬仰和对节日的欢庆之情,整个场景充满了和谐与欢乐。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元宵节灯会的繁华景象,也体现了明代社会的繁荣与人民的幸福生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风晚摇姿,霜晨弄色,开来别样鲜妍。
向斜阳圃外,移种栏边。
不用华堂斗艳,工位置、酒后灯前。
如人淡,乱头粗服,楚楚堪怜。年年。
晚秋时节,消受尽西风,凉梦如烟。
总一般清瘦,花亚人肩。
可奈描成瘦影,宵来月、又照离筵。
离筵畔,金盘露零,清泪涓涓。
饶枝缀、黄金娇蕊。绰有微香,嚼来无味。
记取春阑,海棠花下烛频灺。
岸容何似,偏未解、垂怜意。
不是素心人,怎怪得、朦胧如睡。古驿。
待持将赠远,此去故人千里。
江南消息,早又报、时逢腊尾。
料应是、笑我冬烘,叹只有、篱边堪倚。
莫去逐芳菲,还共幽人垂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