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草乾河阔,丛棘废城高。
白马犀匕首,黑裘金佩刀。
霜清彻兔目,风急吹雕毛。
一经何用厄,日暮涕沾袍。
浅草乾河阔,丛棘废城高。
白马犀匕首,黑裘金佩刀。
霜清彻兔目,风急吹雕毛。
一经何用厄,日暮涕沾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萧瑟的秋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物象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边塞将士的孤独与哀愁。浅草乾河阔,丛棘废城高,是在描绘一片荒凉的边塞景色,其中“浅草”和“丛棘”都给人以萧瑟、荒芜之感,而“乾河阔”则透露出边塞的辽阔与空旷,"废城高"则是对过去繁华如今已成废墟的隐喻。
接下来的“白马犀匕首,黑裘金佩刀”,则是描写边塞将士的装扮和武装,“白马”给人以威武、刚猛之感,而“黑裘金佩刀”则显示出将士们的英勇与豪迈。
“霜清彻兔目,风急吹雕毛”,是对自然景象的进一步描绘。霜气凛冽,能使兔目的视线变得清晰,而“风急吹雕毛”则增加了一种紧迫感,让人感到边塞的严寒与孤独。
最后,“一经何用厄,日暮涕沾袍”,诗人通过对自己所处环境和境遇的反思,表达了边塞将士的无奈与哀愁。这里的“一经”意味着时间的流逝,而“何用厄”则是对自己所在之地的疑问,"日暮涕沾袍"则是对夜幕降临时分不清方向、心情低落至极点的形象描写。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边塞景色的细腻刻画和对将士生活状态的深切描绘,展现了边塞的萧瑟与哀愁,以及将士们的孤独与无奈。
荷锄芟草唤畦丁,手拾黄梅绕树行。
结子青青随雨老,开花白白本冰清。
尝新争擘红泥酒,知味谁调玉鼎羹。
齿软眉颦遭弃掷,误从雪里竞欣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