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罗涧谷·其二》
《寄罗涧谷·其二》全文
宋 / 萧立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诗去诗来只月馀,渴心顿解沃心如。

居然咫尺有万里,如此乱离无一书。

山里黄齑犹可饱,天涯白草更堪居。

汉宫旧日烟花绕,造化胡宁亦忍予。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萧立之所作的《寄罗涧谷(其二)》。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罗涧谷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

首句“诗去诗来只月馀”,简洁地表达了诗人与罗涧谷之间频繁的通信往来,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就经历了多次的诗文交换。接下来,“渴心顿解沃心如”一句,生动地描绘了通过诗歌交流,心灵得到了满足和滋润,如同干渴的心田得到了甘露的滋养。

“居然咫尺有万里,如此乱离无一书”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强调了虽然距离很近,但因战乱离散,连一封书信都无法传递,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的感慨。

“山里黄齑犹可饱,天涯白草更堪居”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生活的关心与担忧。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友人还能勉强维持生计,但这样的生活条件却更加凸显了诗人对友人处境的同情。

最后,“汉宫旧日烟花绕,造化胡宁亦忍予”两句,借古喻今,表达了对友人命运的深深同情。汉宫旧日繁华如烟,而如今却只能忍受生活的艰辛,这种命运的转折令人感叹不已。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对诗人与友人间情感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战乱背景下生活状态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作者介绍

萧立之
朝代:宋

萧立之(一二○三~?)(生年据本集卷下《壬午元日试笔……》“年似渭滨人样子”、“记前壬午甫能冠”推定),原名立等,字斯立,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历知南城县,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归隐。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萧敏《识后》,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九有传。 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寄陶仲调

九畹兰边五柳家,沅湘归去阻瑶华。

名山太史传青简,濒海诸生想绛纱。

怀古独寻洲畔树,悲秋还听月中笳。

上林摇笔空云梦,肯向游畋逐后车。

(0)

薄游方归过某生馆

长松一路接柴荆,昨日言归轸友声。

翠鸟斜飞荷沼漾,玉人端坐竹风清。

舟维坛下歌渔父,琴取闺中抚马卿。

羽翼无多君自爱,秋高鸿鹄谢卢城。

(0)

珠江与严伯玉话旧

鸣鸟难闻羽翼稀,身馀萍梗涕沾扉。

故山在客云松老,初服从谁昼锦归。

世弃君平方卖卜,年高蘧瑗早知非。

南中芜绝乘骓路,目尽吴阊匹练微。

(0)

春夜闻角

尉佗城上春吹角,月暗千门夜可怜。

几处惊乌栖未暖,往时词客泪应悬。

江山一为迷孤枕,笳鼓何劳媚远天。

无限微吟向明发,晓风吹断越台烟。

(0)

舟中瓶梅·其三

木兰花老觉新香,横笛风回水一方。

南雪峥嵘不到地,中庭摇荡早经霜。

催来两桨湖烟冷,配得孤山鹤梦长。

情在陇头愁隔谷,且看渔父濯沧浪。

(0)

丰湖·其三

长堤犹忆直如弦,学士蒙恩剩赐钱。

窥月似分桥廿四,徙溟谁击水三千。

清尘漠漠银鱼影,碧草深深石马烟。

已觉春风悬荔颗,攀枝全借烛龙然。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