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濑群流汇,人传古帝渔。
暑云凝树湿,沙日抱潭虚。
归电龙收雨,空梁鹳伺鱼。
舜祠樵牧外,荒草没柴车。
石濑群流汇,人传古帝渔。
暑云凝树湿,沙日抱潭虚。
归电龙收雨,空梁鹳伺鱼。
舜祠樵牧外,荒草没柴车。
这首诗描绘了雷泽的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充满了浓厚的诗意与深邃的历史感。
首联“石濑群流汇,人传古帝渔”,开篇即以“石濑”点出地点,暗示此处曾是古代帝王垂钓之所,引人遐想。群流汇聚于石濑之上,不仅描绘了水势的壮阔,也暗含着历史的积淀与传承。
颔联“暑云凝树湿,沙日抱潭虚”,进一步渲染了雷泽的自然景象。暑气凝聚成云,湿润了树木,阳光洒在沙地上,似乎将潭水拥抱,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使景物更加生动,富有情感。
颈联“归电龙收雨,空梁鹳伺鱼”,描绘了一幅动态的画面。闪电过后,雨水停止,仿佛龙收起了它的雨意;鹳鸟在空荡的屋梁上等待着捕鱼的机会。这一联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展现了自然界与生物之间的和谐共生,同时也隐含着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循环。
尾联“舜祠樵牧外,荒草没柴车”,将视线从自然景观转向人文历史。舜祠是祭祀古代圣君舜帝的场所,而“樵牧”则代表了日常劳作的百姓生活。荒草覆盖的柴车,既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文明的更迭。这一联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历史与现实、自然与人文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雷泽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历史之美的独特感悟,以及对时间流逝和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深刻思考。
别后几重阳,停云渺帝乡。
登高同节序,垂老各行藏。
夕鸟安庭树,秋光照野塘。
何时问幽寂,岁杪正冰霜。
水宿逶迤不计程,有无春事未分明。
白门渡口逢三月,黄鸟行边始一声。
句向清时稀感慨,官因迟暮减心情。
祇园桃李花如锦,秖为游人特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