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凉飔发,回帆一放船。
鸥眠菱角溆,荷乱水红天。
秋意蝉先觉,波光月未全。
兴馀无限思,多在石阑前。
傍晚凉飔发,回帆一放船。
鸥眠菱角溆,荷乱水红天。
秋意蝉先觉,波光月未全。
兴馀无限思,多在石阑前。
这首诗描绘了傍晚时分,微风轻拂,船只在烟雨楼下游荡的宁静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
首句“傍晚凉飔发”,点明时间与气候特点,凉爽的微风带来了一丝凉意,为整幅画面定下了清新宁静的基调。接着,“回帆一放船”描绘了船只在微风中轻轻摇摆,自由自在地航行的情景,展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鸥眠菱角溆,荷乱水红天”两句,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将静谧的鸥鸟与忙碌的荷叶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鸥鸟在菱角丛生的小洲上休息,荷叶在水中翻动,映衬着一片红色的天空,色彩鲜明,富有生机。
“秋意蝉先觉,波光月未全”则进一步深化了季节的感受。蝉鸣是秋天来临的标志,诗人通过蝉声感知到季节的变化。同时,水面波光粼粼,月色未全,暗示着夜晚即将降临,增添了几分朦胧之美。
最后,“兴馀无限思,多在石阑前”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绪。在欣赏完眼前的美景后,心中涌起的不仅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还有对生活、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石栏杆前,诗人或许在思考人生的意义,或是回忆过往的经历,情感丰富而深沉。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风光,同时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明末清初文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露下石林秋气清,松风尽日带江声。
閒来自爱无拘束,拄杖看山到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