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营鼓角送悲酸,十口无归泪不乾。
孤雁哀鸣秋浦远,慈乌待哺夕阳残。
江南战骨遗民尽,天上除书选将难。
敢望伊周明至理,愿闻韩信早登坛。
远营鼓角送悲酸,十口无归泪不乾。
孤雁哀鸣秋浦远,慈乌待哺夕阳残。
江南战骨遗民尽,天上除书选将难。
敢望伊周明至理,愿闻韩信早登坛。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中家庭的离散与悲痛,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首句"远营鼓角送悲酸"以远处军营的鼓角声渲染出凄凉的气氛,表现出家人的哀伤。"十口无归泪不乾"直接表达了家庭成员因战事而无法团聚的悲痛,泪水不断。
接下来的两句"孤雁哀鸣秋浦远,慈乌待哺夕阳残"通过孤雁和慈乌的形象,进一步强化了孤独与无助的情感,同时寓言战乱中的流离失所。"江南战骨遗民尽"揭示了战争的残酷,连江南的百姓也只剩下累累白骨,生活艰难。
诗人感慨"天上除书选将难",暗示朝廷选拔良将以平定战乱的不易,表达了对贤能将领的期盼。最后两句"敢望伊周明至理,愿闻韩信早登坛"借古人伊尹、周公和韩信的典故,表达出对明君贤相出现的渴望,希望早日结束战乱,恢复社会秩序。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元末明初动荡时期的社会现实和个人的家国之痛。
东海神山有神树,神荼郁垒为其主。
阅领众鬼辄执之,持饲千年白额虎。
祓除不祥信有徵,轩辕法象非无取。
爰从度索伐桃枝,削版成符制度古。
寸长则六方则三,如法书文色配五。
或描苇叶象蕃鲜,或绘人形振威怒。
锡名仙木祝长生,岁杪纷纷家著户。
后来图画失真意,直作门神忘初祖。
冠裳介胄总矜严,两两成行备文武。
魑魅争先不敢窥,静镇双扉劳御侮。
绿章愿奏策勋词,户牖侯封应及汝。
纵能金印肘后垂,生面凌烟常快睹。
退归拟学笑东坡,何惜扫门羞哙伍。
年年迁次让新官,名位依然守铨叙。
所嗟古制复已难,云掩绥山不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