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忆青楼春望违,美人应泣燕于飞。
可怜红粉俱销尽,不见人归见燕归。
为忆青楼春望违,美人应泣燕于飞。
可怜红粉俱销尽,不见人归见燕归。
这首诗《燕子楼》由明代诗人王弘诲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
首句“为忆青楼春望违”,诗人以“青楼”这一意象,勾勒出往日繁华的场景,而“春望违”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不可复得的遗憾与怀念。这里的“春望”既指春天的景色,也暗含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向往与留恋,“违”字则直接点出了这种愿望与现实之间的落差。
接着,“美人应泣燕于飞”,诗人将“美人”的哀愁与“燕子”的飞翔联系起来,通过对比手法,进一步强化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燕子每年都会迁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而“美人泣”则表达了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深深悲叹。
后两句“可怜红粉俱销尽,不见人归见燕归”,诗人将“红粉”比喻为女性的美丽容颜,暗示了青春与美好的消逝。“俱销尽”三字强烈地表达了这种变化的彻底性。而“不见人归见燕归”则再次运用对比,强调了人去楼空的凄凉景象,与燕子的自由飞翔形成鲜明对比,更增添了诗中情感的深沉与哀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小帘灯火屡题诗,回首青山失后期。
未老刘郎定重到,烦君说与故人知。
迎风吹白发,送客向黄岩。
在事何为尔,如君自不凡。
城阴当复会,诗卷可频缄。
纵别无多久,江沙望远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