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青城山威仪观李鍊师》
《赠青城山威仪观李鍊师》全文
宋 / 张方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天仓三十六峰下,犹有轩辕辙迹存。

丹灶前临六时水,芎田远接九仙门。

火芝夜照千灯迥,江树朝涵一气浑。

道友相邀寻异药,携筇几到老人村。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青城山的壮丽景色与神秘氛围,展现了诗人对道家文化的深刻感悟。首句“天仓三十六峰下”,以磅礴的气势开篇,将读者带入青城山的崇山峻岭之中。接着,“犹有轩辕辙迹存”一句,巧妙地融入了历史与神话元素,暗示着青城山自古以来就是仙人活动之地,增添了诗作的神秘色彩。

“丹灶前临六时水,芎田远接九仙门”两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展现了青城山独特的自然风光和道家修炼的场所。丹灶象征着炼丹之处,六时水则可能是特定时间出现的奇景,而芎田与九仙门则进一步强调了山中隐秘的修炼环境。

“火芝夜照千灯迥,江树朝涵一气浑”描绘了夜晚与清晨的不同景象,火芝在夜色中照亮四周,仿佛千盏明灯,而江边的树木在晨光中融合了一股浑然之气,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最后,“道友相邀寻异药,携筇几到老人村”表达了诗人与道友共同追求长生不老之术的情怀,以及他们深入探索山中秘密的决心。整首诗不仅赞美了青城山的自然美景,也反映了道家文化中对长寿与精神追求的向往。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青城山的独特魅力和道家文化的深邃内涵,是一首富有哲思与艺术价值的作品。

作者介绍

张方平
朝代:宋

(1007—1091)应天宋城人,字安道,号乐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复中贤良方正科。历知昆山县,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历知谏院,论建甚多,主与西夏讲和。累进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数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反对任用王安石,极论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师致仕。既告老,而论事益切,于用兵、起狱尤反复言之。卒谥文定。有《乐全集》。
猜你喜欢

河中游西园四首·其二

河中风物出乎伦,闲命金兰玉斝巡。

半笑梨花琼脸嫩,轻颦杨柳翠眉新。

衔泥紫燕先迎客,偷蕊黄蜂远趁人。

日日西园寻胜概,莫教辜负客城春。

(0)

戊子喜雨用马朝卿韵二首·其一

酷暑炎炎正不禁,一声雷震酿轻阴。

救回南亩十分旱,变作西郊三日霖。

遍野桑畴青幄密,连天麦垄绿云深。

王孙喜雨登楼宴,贳酒黄垆解带金。

(0)

再用韵以美抟霄之德

去岁云川始见君,澄澄胸次净无尘。

山南第一圭璋士,冀北无双柱石臣。

万里云松斜谷外,千竿水竹渭河滨。

他年归隐重相访,无影林间别有春。

(0)

和景贤韵三首·其一

龙冈便腹尽诗书,落笔云烟我不如。

一纸安书思塞雁,十年归兴忆鲈鱼。

托身医隐君谋妙,委迹儒冠我计疏。

何日相将归故里,翠微深处卜幽居。

(0)

和解天秀韵

猛士弯弓挽六钧,长驱入汴政施仁。

前朝运谢山河古,圣世时亨雨露新。

未遇自甘焚绿绮,知音不必惜阳春。

朝廷将下搜贤诏,莫恋烟霞老此身。

(0)

过济源和香山居士韵

覃怀胜游地,济渎垂名久。

忽见乐天吟,笑我输先手。

丽词金玉振,老笔风雷走。

乘兴试续貂,启我谈天口。

平湖涌泉注,清凉莹无垢。

凭槛瞰涟漪,风髯尘抖擞。

龙孙十万竿,蓊翳浓阴厚。

沁水济源东,天坛王屋右。

秀色已可餐,何须杜康酒。

步步总堪诗,佳篇如素有。

赓酬淡相对,独有龙冈叟。

亭上几徘徊,斜阳西入酉。

晚年归意切,对此空沉首。

何日遂初心,营居碧林后。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